浙江建立1∶2000比例尺基礎地理信息資源定期更新機制
今年起,涉及城鎮空間、農業空間的地理信息資源每2年更新一次,涉及生態空間的地理信息資源每5年更新一次
得益于1∶2000比例尺基礎地理信息資源的更新,浙江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提升了調查的精細化程度。“這次‘三調’累計使用1∶2000影像數據約12萬平方公里,確保了調查工作進度和成果質量。”浙江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只有不斷更新地理信息資源,才能提升地理信息資源持續供給能力。”
2018年8月,浙江省政府決定在全省開展1∶2000比例尺基礎地理信息資源更新工作,內容包括航空影像獲取、數字正射影像圖制作、數字高程模型成果更新和數字線劃圖更新等。從2019年起,涉及城鎮空間、農業空間的地理信息資源每2年更新一次,涉及生態空間的地理信息資源每5年更新一次。
據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到今年7月底,全省已初步建成1∶2000比例尺高精度地理信息資源高地。目前,地理信息資源建設成果已廣泛應用于自然資源管理、防災減災應急保障及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
據了解,1∶2000數據資源已應用于城鄉一體規劃、旅游規劃、水利工程規劃。在編制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工作中,臺州市、麗水市率先啟用1∶2000數字線劃圖代替小比例尺基礎地形圖,通過更精準的基礎數據保障了主體功能區戰略以及各類空間管控要素精準落地。在浙江中部生態廊道建設中,1∶2000地理信息資源為重點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專項子規劃編制以及具體項目實施提供了有效的數據支撐。
在服務防災減災方面,地理信息資源建設成果為全省應急測繪工作提供了直觀、精準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支撐了省級突發事件應急地理信息云平臺建設,保障了相關部門開展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綜合治理、風險評估、應急處置等工作。全省830余個地質災害隱患點區域的高精度地表精細模型均由1∶2000地理信息資源提供。臺州市以1∶2000地理信息數據為基礎,指導編制了溫(州)黃(巖)平原洪水風險圖。全省沿海風暴潮預警系統也以1∶2000地理信息數據為支撐,開展相關技術分析和研究。
此外,1∶2000地理信息資源較好地滿足了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利用建設成果,浦江縣開展低丘緩坡建設用地試點項目規劃設計,并成功申報10個坡地村鎮試點項目;嘉興市開展中心城市品質提升專項整治行動;麗水市蓮都區開展“廢棄村鎮調查”;桐廬縣制作“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便民地圖。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