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和AI賦能 遙感技術邁向智能化新時代
8月22-23日,第二屆遙感應用技術論壇在北京舉辦。800余名遙感領域頂尖專家、企業精英、行業組織和政府代表共聚一堂,聚焦跨界融合、賦能百業和遙感強國等話題展開深入交流。
“我國正加速構建全球最大對地觀測體系,測繪科技正在深度跨界融合。”中國測繪學會理事長宋超智在開幕式上表示,隨著5G技術和“衛星+AI”發展,將極大推動未來實現通導遙一體、衛星在軌解譯、遙感圖像處理智能化,實現衛星凝視成像、動態跟蹤目標等應用。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2018年我國遙感衛星市場規模約為74億元,機構預計到2023年,這一市場規模將達105億元。有專家估計,如果實現人工智能識圖以及目標動態跟蹤監視等功能,遙感領域的產值將由目前的幾百億元躍升至上萬億元。
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院長龔健雅說,遙感衛星從自然資源普查、詳查,資源環境與土地變化監測,已發展到對態勢與目標的監視,要統籌軍、民、商衛星資源,真正構建一個實時監視系統,在未來海洋環境動態監測、城市交通狀況分析、動態目標跟蹤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許健民、潘德爐兩位院士分別從氣象、海洋的角度闡述了遙感的深度融合應用。34位演講嘉賓,從遙感技術的前世今生、國際前沿、跨界融合、瓶頸問題和智能未來等多個方面展開交流,涵蓋了遙感主要研究方向、創新熱點、技術難點和行業應用。
除了開展學術交流以外,推動遙感軟件國產化和應用產業化也是本次論壇的重要主題之一。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