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車千里 標志保護以人為本 黑龍江測繪地理信息局為民解難題
近年來,隨著全省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沉寂于地面多年的測量標志與建設施工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兼顧測量標志使用與建設發(fā)展的需求,黑龍江省測繪地理信息局通過一個個實例,給群眾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案。
驅車千里 標志保護以人為本 黑龍江測繪地理信息局為民解難題
8月31日,黑龍江省測繪地理信息局接到富錦市頭林鎮(zhèn)二林村村民的求助電話。據他介紹,二林村村集體計劃在村民家院內建設曬谷場,用來為全村村民提供糧食晾曬場地,這本是件皆大歡喜的好事,可是坐落在該村民家院落的測量標志卻讓他犯難。通過了解,他知道擅自移動或者破壞永久性測量標志是觸犯《測繪法》和《刑法》的行為,不遷移又似乎影響施工,于是他便撥通了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的電話。為了更好地解決村民實際困難,省局牽頭組織佳木斯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富錦市測繪地理信息部門和頭林鎮(zhèn)相關部門在田間地頭開起現場會。
按照《測量標志保護條例》規(guī)定,遷移測量標志需支付遷建費用,不菲的費用會讓村民承擔巨大的經濟壓力,甚至導致曬谷場建設停工。一邊是為全省經濟提供保障的測量標志,一邊是全村村民的殷切希望,如何既確保測量標志的使用效能,省測繪地信局組織專家根據《點之記》信息制定了多套解決方案,同時了解到了范先生的難處,為了避免他跑冤枉路,省局地圖審查管理處驅車往返1000余公里赴二林村為他實地排憂解難。
結合現場的實際情況和村民的施工需求,自然資源部第二大地隊專家給出了最佳的解決方案,既確保了測量標志的正常使用,又保障了曬谷場工期如約交工,同時,為了減輕村民們的負擔,自然資源部第二大地隊主動承擔了測量標志的加固和保護費用。“沒想到能來的這么快”,“沒想到既給我們解決了難題,還不用我們花一分錢”,村民連嘆“兩個沒想到”,快速反應,主動服務,為民解憂,黑龍江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的工作得到了二林村村民們的認可。
近年來,黑龍江省測繪地理信息局不斷簡化地圖審批和測量標志遷移等行政審批事項程序,主動提供“不見面審批”,全面落實“只跑一次”承諾,為民減壓,為企業(yè)減負擔,為經濟建設添活力,在實踐中踐行了主題教育的要求,將為人民謀幸福落到了實處。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chuàng)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