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峽谷顯身手 地災航測奏凱歌 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成功完成雅魯藏布江色東普溝地質災害調查無人機遙感監測任務
色東普溝位于西藏林芝境內,地處雅魯藏布江左岸,溝口連接雅魯藏布江,是一個具有典型高原、高山峽谷地貌的溝谷,該地區曾多次發生大規模冰川滑坡及泥石流災害,冰崩體、冰磧物以及沿溝堆積的坡殘積物直接進入雅魯藏布江堆積,形成堵江壩和堰塞湖,對下游的印度、孟加拉等國家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脅,國際影響較大。
按照自然資源部的部署,測科院中測新圖公司迅速組織人員與裝備進駐攝區,同時開展現場踏勘及空域申請報備、實施方案設計等工作。
藏區執行任務,無論對工作人員還是設備無疑都是一次嚴峻的考驗。離測區最近的西藏地區海拔最低的林芝米林民航機場,受低云多、風向多變、氣流紊亂等多種不利氣候條件的影響,全年適航時間累計也僅有100天。
加之色東普溝地區地形復雜,四面被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山環抱,峽谷深、落差大,溝內氣流復雜,環境惡劣,此次無人機航空攝影面臨重大挑戰。
由于正值該地區雨季,加上極為復雜的高山峽谷地貌,攝區大部分時間被云霧籠罩,很難遇到具備航攝條件的天氣。為順利完成航攝任務,抓住一切可利用天氣開展航攝,項目組進駐離測區最近距離的直白村,這里地處峽谷腰部,距測區約40公里,村里唯一通往起飛場地的“小路”,路面寬度不超過3米,因一側的山體滑坡而碎石橫布,另一側為水流湍急的雅魯藏布江,危險程度可以想見。項目組每天早出晚歸,借著星光和月色,在這條險象環生的“小路”上奔波于起飛場地與駐地之間。
9月3日,項目組在離測區4公里的無人機起飛地點待命,早8時左右遠看測區云層似乎比往日偏高,隨即決定啟動航攝。根據預先設計的分區方案和航線設計方案,無人機操控手迅速放飛無人機。此次起飛點海拔3070米,無人機升空后連續爬升1920米,在海拔4990米的高空經受住了亂流飛行條件下抗風極限及飛控姿態等多項高原性能指標考驗。
在任務執行1.5小時,完成2/3規劃航線時,突降中雨,項目組經緊急商討最終決定持續關注無人機飛行狀態,隨時做好啟動緊急預案實時調航返回的準備,盡最大可能在完成規劃任務后返航。驚心動魄的等待總是那么漫長和煎熬,然而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30分鐘后,無人機穿過云層進入視線,并安全降落。通過對航攝成果的快速質檢,獲取的影像清晰,各項指標符合設計要求。
9月7日,項目組再次抓住一個不算完美的天氣,完成二分區的航攝。至此,本次航空攝影任務圓滿完成。
本次任務受自然資源部地質勘查管理司委托,以執行雅魯藏布江色東普溝地質災害調查遙感監測為任務內容,檢驗我國無人機遙感裝備在高原、高山峽谷地區遙感監測的能力。通過成功實施本次航攝任務,充分驗證了測科院自主研發的ZC-3型無人機遙感系統在高原、高山峽谷地區的飛行作業能力,完美詮釋了該系統在地形復雜、氣象多變、環境惡劣地區開展地質災害應急監測的技術優勢。
高原峽谷顯身手 地災航測奏凱歌 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成功完成雅魯藏布江色東普溝地質災害調查無人機遙感監測任務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