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19年度報告》發布 生成全球植被生產力等遙感數據產品
近日,科技部在北京召開《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19年度報告》新聞發布會,第八次面向全球公開發布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年度報告”)。發布會由科技部辦公廳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呂靜主持,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主任王琦安、年度報告專家組組長郭華東、中國參加地球觀測組織(GEO)工作相關單位代表以及參與年度報告工作的專家等出席了發布會。
發布會上,王琦安介紹了年度報告的有關情況并與相關專家一同回答了媒體提問。2019年度報告繼續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國際社會可持續發展、全球糧食安全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的迫切需要,聚焦“全球森林覆蓋狀況及變化”“全球土地退化態勢”“全球重大自然災害及影響”及“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與糧食安全形勢”4個專題,生成了國際最長時間序列(1982年~2018年)全球植被生產力數據集等遙感數據產品,揭示了2000年以來全球森林覆蓋和生產力變化的區域分異規律,分析了2000年以來全球土地退化態勢及其驅動因素,評估了2018年~2019年上半年重大自然災害事件的影響和恢復狀況并評價了防災減災措施發揮的作用,分析預測了2018~2019年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形勢并重點評估了非洲糧食安全形勢。報告及數據集產品可為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防災減災政策制定等提供參考。
據悉,國家遙感中心根據科技部總體部署,組織國內優勢科技力量,吸收國家科技計劃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以及相關部門的研究成果,充分利用氣象、環境、資源和高分等國內外衛星觀測數據,組織相關領域知名專家400余人次完成了2019年度報告的編制工作。年度報告及其相關的數據產品已通過國家遙感中心網站和國家綜合地球觀測數據共享平臺對外公開發布;同時也邀請了相關專家做客新華網對本年度報告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讀,和公眾共享這一科技成果。
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年度報告工作是我國科技界利用遙感技術監測與保護生態環境,推進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實際行動,也是中國參加GEO工作部際協調機制框架下的一項重要工作。年度報告工作自啟動以來,持續為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國際社會可持續發展以及應對氣候變化提供科學數據與信息支撐,促進了地球觀測領域優勢成果的集成、轉化、應用與共享,成為助力我國遙感科技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推動我國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的有力支撐。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