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空間基準體系建設方法通過評審
近日,青海省基礎測繪院申報的“青海省空間基準體系建設方法研究與應用”項目通過青海省科技廳獎勵辦公室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專家組一致認為,該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其開創的全新環保型基準站建設對生態脆弱區的保護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解決了鹽堿地、永凍土、無人區對GNSS基準站建設的限制,整體建設方法對國內乃至國際都具有重要貢獻。
“青海省空間基準體系建設方法研究與應用”項目是青海省基礎測繪院以“青海省藏區現代測繪基準體系基礎設施建設(二期工程)”為基礎,充分整合了省內已有基準體系,新建了14座基準站、改造了8座臨時參考站,使參考站的規模達到了80座,構建完成了覆蓋海北州南部、海東市和西寧市全部及海南州大部分的青海省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并依托系統搭建了青海省北斗高精度基準服務平臺,大大改善了系統的覆蓋度和安全性。
同時,為了達到參考站基準合一的作用,在基準站周邊布設了3條二等水準路線,實現了10座新建站的高程屬性標定,并采用航空重力手段獲取了格爾木市區1萬平方千米高程異常測定,最終制作精度0.03米的高精度似大地水準面模型。模型配合參考站網實現了三維基準的實時獲取,可替代測區內部四等及以下的水準測量工作,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省了成本。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