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市自然資源局保障項目建設促進復工復產有力有效 強化政策落實 跟蹤跟進服務
2020-03-24 17:16:16 來源:
甘肅省自然資源廳網站
“真沒想到這么快就為我們辦理了抵押登記手續,這為我們公司爭取1500萬貸款,擴大疫情應對藥品生產,確保疫情物資供應贏得了時間、增添了信心,為你們應對疫情、保障復工復產真誠高效的服務點贊。”甘肅河西制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在拿到市不動產登記事務中心辦理的抵押登記手續時興奮的說。連日來,張掖市自然資源局認真貫徹落實上級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要求,強化重大項目建設服務和要素保障,高效開展企業不動產登記服務,優化“不動產登記+金融服務”,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在保障經濟社會發展、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上推進有力、落實有效。
加大政策傳導 “精準化”推進信息對接
在疫情防控的重要時期和復工復產的關鍵節點,國家和省市連續出臺了一系列強化疫情防控、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的政策措施。局黨組高度重視,把加強政策傳導、促進政策措施落實作為重中之重,主動作為,靠前服務,強化責任,深入推進。一是強化指令傳達。全面落實國家和省市各項部署要求,加強對自然資源部和省自然資源廳針對自然資源領域制定出臺的優先保障疫情防控建設項目用地、全力支持重大項目建設、優化審批服務、調整履約監管方式、延長行政許可有效期、高效開展企業不動產等政策措施,迅速貫徹落實,第一時間在全系統安排傳達和下發,做到指令行動迅速、政策及時高效傳達。同時借助網絡和微信等加大政策宣傳和推送。二是強化責任落實。緊扣工作職責和工作實際,局黨組不斷強化自然資源領域應對疫情防控、保障經濟社會發展政策措施、重點項目建設和重要事項的推進部署,黨組主要負責人切實履行工作責任,通過深入項目一線、座談交流等形式主動與相關縣區和企業對接,詳細了解存在的困難問題,現場研究推進措施辦法。同時采取分抓包干形式,壓實壓牢各分管領導和責任科室責任,加大對分管領域重點項目事項推進、縣區對接指導和落實情況反饋,全力促進政策落實見效。三是強化信息對接。指導督促各縣區自然資源部門加大政策宣傳推廣和貫徹執行,對疫情防控用地、重點建設項目和礦山企業通過建立專項工作聯系群,實行專人定向推送的工作方法,第一時間將國家和省市復工復產疫情防控相關政策推送至相關企業,加大與企業溝通交流,了解掌握企業訴求、需求和動態,建立對稱信息,及時答疑解惑、提供服務,力求溝通更到位、對接更精準、落實更高效。
突出工作重點 “清單化”推進業務辦理
把加快項目前期規劃審批、重大項目建設用地保障供應、礦山企業復工復產等作為工作重點,加大與發改、招商、工業園區等部門及重點企業對接,認真梳理重大招商引資項目、省列重大項目規劃和用地需求,建立工作清單,主動跟蹤服務。一是全面應用“張掖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推行不見面審批,著力優化預選意見、用地規劃許可、工程規劃許可、壓覆礦產審批等事項辦理流程,充分運用并聯審批,簡化辦理環節,有效壓縮項目審批時限,讓數據平臺多部門協同辦理,確保項目快速精準落地。在多方協調做好前期工作的同時,及時提請市政府召開市規委會,審議了張掖市現代有軌電車線網、張掖交投倉儲物流園、張掖公路物流港等項目規劃和山丹縣城市總體規劃、甘肅昆侖生化公司“出城入園”搬遷改建方案等事宜;及時辦理了一批重點建設項目工程規劃許可、預選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手續。二是全力推進“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模式,開通綠色通道,提供“點對點、全流程、一站式”服務,通過與銀行建立的“抵押登記+金融信貸”聯辦機制,實現審貸放貸與抵押登記無縫對接,避免“過橋資金”,幫助企業降本減負。堅持“隨有隨辦,即辦即結”,采取電話預約、線上申請、快遞郵寄、不接觸式辦公等形式,做到疫情防控期間不動產登記辦理“不打烊”、為民服務“不打折”。市級不動產中心通過設立10個不動產抵押登記便民服務點聯動完成抵押登記、按揭貸款,從2月初到現在辦理抵押登記492件,有效助力復工復產企業和人員破解抵押貸款和融資難題。三是加大縣區督導。緊盯項目用地、礦山企業等工作重點,指導建立項目用地、采礦權延續新設變更、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統計年報、項目用地壓覆礦產查詢、地質災害等重點工作清單,摸清底數,倒排工作時序,采取有針對性開展“一對一”復工幫扶、跟蹤指導和現場辦公。高臺縣自然資源局指導8戶礦山企業成立復工復產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制定疫情防控方案,促進復工復產。搶抓關鍵時節,主動作為,全力開工實施高臺縣鑫旺化工廠、亞盛礦業公司鹽硝礦等1503畝歷史遺留工礦廢棄復墾項目。甘州分局將辦公推進到田間地頭和項目一線,詳細查看基本農田占用、設施農用地備案、土地利用規劃等情況,會同相關鄉鎮、部門企業現場會商推進措施,協力推進項目落實。
強化簡政放權 “一站式”推進效能提升
深入落實國家和省上“多審合一、多證合一”改革工作要求,全面推進政策措施落地見效。將原由市局辦理的建設項目規劃選址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事項授權甘州分局辦理,市級只保留由市政府批準用地的規劃選址事項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事項,切實解決建設項目用地單位在市區兩級政府和自然資源部門兩頭跑、兩頭辦的問題,實現“一站式”辦理。為使授權工作接的住、落得實,市局選派骨干力量加大對區局人員業務輔導培訓,詳解辦理要件查收、系統運行、問題解決方法和措施,并深入辦理一線現場指導證件辦理和發放,確保應發盡發、應辦盡辦。合并規劃選址和用地預審,將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意見合并,統一核發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不再單獨核發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意見。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的辦理時限由原來分別辦理時的40日壓減為現在的15日,申報材料由12項精簡為8項。合并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和用地批準,將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用地批準書合并,統一核發新的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不再單獨核發建設用地批準書。合并后的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辦理時限縮減為7日,極大縮減了辦理時限、提高了行政效能。同時,為盡可能的對沖降低疫情對工業生產產生的不利影響,對張掖經濟技術開發區范圍內的工業項目,在持續實施入園現場辦公和實施承諾制審批外,協調下屬相關事業單位免除規劃審批中的紅線圖測繪、放線等費用,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助力復工復產。
加大政策傳導 “精準化”推進信息對接
在疫情防控的重要時期和復工復產的關鍵節點,國家和省市連續出臺了一系列強化疫情防控、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的政策措施。局黨組高度重視,把加強政策傳導、促進政策措施落實作為重中之重,主動作為,靠前服務,強化責任,深入推進。一是強化指令傳達。全面落實國家和省市各項部署要求,加強對自然資源部和省自然資源廳針對自然資源領域制定出臺的優先保障疫情防控建設項目用地、全力支持重大項目建設、優化審批服務、調整履約監管方式、延長行政許可有效期、高效開展企業不動產等政策措施,迅速貫徹落實,第一時間在全系統安排傳達和下發,做到指令行動迅速、政策及時高效傳達。同時借助網絡和微信等加大政策宣傳和推送。二是強化責任落實。緊扣工作職責和工作實際,局黨組不斷強化自然資源領域應對疫情防控、保障經濟社會發展政策措施、重點項目建設和重要事項的推進部署,黨組主要負責人切實履行工作責任,通過深入項目一線、座談交流等形式主動與相關縣區和企業對接,詳細了解存在的困難問題,現場研究推進措施辦法。同時采取分抓包干形式,壓實壓牢各分管領導和責任科室責任,加大對分管領域重點項目事項推進、縣區對接指導和落實情況反饋,全力促進政策落實見效。三是強化信息對接。指導督促各縣區自然資源部門加大政策宣傳推廣和貫徹執行,對疫情防控用地、重點建設項目和礦山企業通過建立專項工作聯系群,實行專人定向推送的工作方法,第一時間將國家和省市復工復產疫情防控相關政策推送至相關企業,加大與企業溝通交流,了解掌握企業訴求、需求和動態,建立對稱信息,及時答疑解惑、提供服務,力求溝通更到位、對接更精準、落實更高效。
突出工作重點 “清單化”推進業務辦理
把加快項目前期規劃審批、重大項目建設用地保障供應、礦山企業復工復產等作為工作重點,加大與發改、招商、工業園區等部門及重點企業對接,認真梳理重大招商引資項目、省列重大項目規劃和用地需求,建立工作清單,主動跟蹤服務。一是全面應用“張掖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推行不見面審批,著力優化預選意見、用地規劃許可、工程規劃許可、壓覆礦產審批等事項辦理流程,充分運用并聯審批,簡化辦理環節,有效壓縮項目審批時限,讓數據平臺多部門協同辦理,確保項目快速精準落地。在多方協調做好前期工作的同時,及時提請市政府召開市規委會,審議了張掖市現代有軌電車線網、張掖交投倉儲物流園、張掖公路物流港等項目規劃和山丹縣城市總體規劃、甘肅昆侖生化公司“出城入園”搬遷改建方案等事宜;及時辦理了一批重點建設項目工程規劃許可、預選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手續。二是全力推進“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模式,開通綠色通道,提供“點對點、全流程、一站式”服務,通過與銀行建立的“抵押登記+金融信貸”聯辦機制,實現審貸放貸與抵押登記無縫對接,避免“過橋資金”,幫助企業降本減負。堅持“隨有隨辦,即辦即結”,采取電話預約、線上申請、快遞郵寄、不接觸式辦公等形式,做到疫情防控期間不動產登記辦理“不打烊”、為民服務“不打折”。市級不動產中心通過設立10個不動產抵押登記便民服務點聯動完成抵押登記、按揭貸款,從2月初到現在辦理抵押登記492件,有效助力復工復產企業和人員破解抵押貸款和融資難題。三是加大縣區督導。緊盯項目用地、礦山企業等工作重點,指導建立項目用地、采礦權延續新設變更、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統計年報、項目用地壓覆礦產查詢、地質災害等重點工作清單,摸清底數,倒排工作時序,采取有針對性開展“一對一”復工幫扶、跟蹤指導和現場辦公。高臺縣自然資源局指導8戶礦山企業成立復工復產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制定疫情防控方案,促進復工復產。搶抓關鍵時節,主動作為,全力開工實施高臺縣鑫旺化工廠、亞盛礦業公司鹽硝礦等1503畝歷史遺留工礦廢棄復墾項目。甘州分局將辦公推進到田間地頭和項目一線,詳細查看基本農田占用、設施農用地備案、土地利用規劃等情況,會同相關鄉鎮、部門企業現場會商推進措施,協力推進項目落實。
強化簡政放權 “一站式”推進效能提升
深入落實國家和省上“多審合一、多證合一”改革工作要求,全面推進政策措施落地見效。將原由市局辦理的建設項目規劃選址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事項授權甘州分局辦理,市級只保留由市政府批準用地的規劃選址事項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事項,切實解決建設項目用地單位在市區兩級政府和自然資源部門兩頭跑、兩頭辦的問題,實現“一站式”辦理。為使授權工作接的住、落得實,市局選派骨干力量加大對區局人員業務輔導培訓,詳解辦理要件查收、系統運行、問題解決方法和措施,并深入辦理一線現場指導證件辦理和發放,確保應發盡發、應辦盡辦。合并規劃選址和用地預審,將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意見合并,統一核發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不再單獨核發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意見。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的辦理時限由原來分別辦理時的40日壓減為現在的15日,申報材料由12項精簡為8項。合并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和用地批準,將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用地批準書合并,統一核發新的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不再單獨核發建設用地批準書。合并后的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辦理時限縮減為7日,極大縮減了辦理時限、提高了行政效能。同時,為盡可能的對沖降低疫情對工業生產產生的不利影響,對張掖經濟技術開發區范圍內的工業項目,在持續實施入園現場辦公和實施承諾制審批外,協調下屬相關事業單位免除規劃審批中的紅線圖測繪、放線等費用,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助力復工復產。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