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拓力RTK連接千尋cors的方法教程
2020-04-03 13:47:48 來源:
常會有用戶詢問思拓力RTK如何連接千尋cors?今天小編總結了通用的配置步驟科普下,也歡迎大家分享。
在此之前,你的先買一個千尋cors賬號,可直接到 千尋官網(www.qxwz.com)注冊一個賬號

第一步:安裝固定并打開主機,自動初始化并搜索衛星,確認是否正常工作,如有問題可使用“萬能的重啟”來解決。
第二步:打開手簿,啟動工程軟件,進入配置模式。
第三步:開始作業前,首先要進行藍牙配置(綁定藍牙端口和接收機),進入藍牙配置界面;搜索并選擇要連接的藍牙設備,確認連接成功。
連接之前需確認手簿類型、連接方式、端口、波特率等;
手簿與主機距離適中(最好在10米內);
如連接異常,請重啟接收機或手簿程序;
選擇“藍牙”及正確的com口,連接接收機,等待顯示衛星、定位信息后說明連接成功。
第四步:設置網絡通訊模式,包括網絡類型(運營商/2G 3G 4G)、服務器域名/ip、端口號以及千尋差分賬號、密碼,并調通。
APN網絡模式設置:移動選擇cmnet、聯通選擇3gnet、電信選擇ctnet;
工作模式選擇為移動站模式-cors/vrs模式,選擇ntrip協議;
NRTD:
域名:rtd.ntrip.qxwz.com 訪問端口:8001(默認) 8002 8003
公網IP:60.205.8.45 訪問端口:8001(默認) 8002 8003 針對不支持域名的終端
RTD mountpoint:RTCM23_GPS、RTCM32_GGB、NRTD_RTCM23
NRTK:
域名:rtk.ntrip.qxwz.com 訪問端口:8001(默認) 8002 8003 (注: rtk.qxwz.com已指向rtk.ntrip.qxwz.com)
公網IP:60.205.8.49 訪問端口:8001(默認) 8002 8003 針對不支持域名的終端
RTK mountpoint:RTCM32_GGB、RTCM30_GG
備注:
不同端口播發不同坐標框架下的數據:
8001->ITRF2008, 8002->WGS84, 8003->CGCS2000
第五步:設定接收機差分模式、差分電文格式、GPS 截止角、天線高等參數。
設置“差分模式”:包括 RTK、RTD、RT20;
設置“電文格式”:包括 RTCA、RTCM(2.X)、RTCM(3.0)、CMR、 NovAtel;
“GPS 截止角”:表示 GPS 接收衛星的截止角,可在 5 至 20 度之間調節;
“天線高”:點擊天線高按鈕可設置基準站的天線類型、天線高(注:一般情況下所量天線高為斜高,強制對中時可能用到垂直高,千萬不要忘記輸入);
發送 GGA”:當連接 CORS 網絡時,需要將移動站位置報告給千尋cors平臺,以進行插值獲得差分數據。若正在使用此類網絡,應該根據需要,選擇“發送 GGA”,后面選擇發送間隔,時間一般默認為“1”秒。
第六步:新建一個任務,用以存放測量的參數,可根據需要設置任務名,并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點校驗。
創建任務文件,用于存儲測量的參數;
設置坐標系統:一般是要求與“已知點坐標所在坐標系”一致 。如WGS-84,BEIJING54,CGCS2000等;
設置中央子午線:一般是要求與“已知點坐標所在坐標系的子午線”一致,如果確實不清楚,可采用設備所在地經度作為子午線(取整數即可,如 121°23′ 15′′取 121 即可);
如測量結果涉及GPS坐標和當地坐標轉換,可利用點校驗自動通過校驗參數改正為何已知點同一坐標系的坐標。
第七步:根據需要進行靜態/動態測量,數據采集。原始觀測數據、平臺rtcm差分數據、終端解算的NMEA數據。
第八步:對采集的數據進行記錄、格式轉換、存儲管理等操作。
數據記錄,按一定的命名規則記錄靜態文件,目的是存儲靜態數據作為數據分析,靜態解算及其它后處理時使用;
將原始數據格式(各廠家自定義,如思南*.cnb,中海達*.dat)按需要轉換成renix格式;
對接收機內存格式化,清除數據。
以上的步驟是通用的操作步驟,不同的硬件(華測、中海達、南方、思拓力、科力達)終端會有差別,具體千尋客服電話
在此之前,你的先買一個千尋cors賬號,可直接到 千尋官網(www.qxwz.com)注冊一個賬號

第一步:安裝固定并打開主機,自動初始化并搜索衛星,確認是否正常工作,如有問題可使用“萬能的重啟”來解決。
第二步:打開手簿,啟動工程軟件,進入配置模式。
第三步:開始作業前,首先要進行藍牙配置(綁定藍牙端口和接收機),進入藍牙配置界面;搜索并選擇要連接的藍牙設備,確認連接成功。
連接之前需確認手簿類型、連接方式、端口、波特率等;
手簿與主機距離適中(最好在10米內);
如連接異常,請重啟接收機或手簿程序;
選擇“藍牙”及正確的com口,連接接收機,等待顯示衛星、定位信息后說明連接成功。
第四步:設置網絡通訊模式,包括網絡類型(運營商/2G 3G 4G)、服務器域名/ip、端口號以及千尋差分賬號、密碼,并調通。
APN網絡模式設置:移動選擇cmnet、聯通選擇3gnet、電信選擇ctnet;
工作模式選擇為移動站模式-cors/vrs模式,選擇ntrip協議;
NRTD:
域名:rtd.ntrip.qxwz.com 訪問端口:8001(默認) 8002 8003
公網IP:60.205.8.45 訪問端口:8001(默認) 8002 8003 針對不支持域名的終端
RTD mountpoint:RTCM23_GPS、RTCM32_GGB、NRTD_RTCM23
NRTK:
域名:rtk.ntrip.qxwz.com 訪問端口:8001(默認) 8002 8003 (注: rtk.qxwz.com已指向rtk.ntrip.qxwz.com)
公網IP:60.205.8.49 訪問端口:8001(默認) 8002 8003 針對不支持域名的終端
RTK mountpoint:RTCM32_GGB、RTCM30_GG
備注:
不同端口播發不同坐標框架下的數據:
8001->ITRF2008, 8002->WGS84, 8003->CGCS2000
第五步:設定接收機差分模式、差分電文格式、GPS 截止角、天線高等參數。
設置“差分模式”:包括 RTK、RTD、RT20;
設置“電文格式”:包括 RTCA、RTCM(2.X)、RTCM(3.0)、CMR、 NovAtel;
“GPS 截止角”:表示 GPS 接收衛星的截止角,可在 5 至 20 度之間調節;
“天線高”:點擊天線高按鈕可設置基準站的天線類型、天線高(注:一般情況下所量天線高為斜高,強制對中時可能用到垂直高,千萬不要忘記輸入);
發送 GGA”:當連接 CORS 網絡時,需要將移動站位置報告給千尋cors平臺,以進行插值獲得差分數據。若正在使用此類網絡,應該根據需要,選擇“發送 GGA”,后面選擇發送間隔,時間一般默認為“1”秒。
第六步:新建一個任務,用以存放測量的參數,可根據需要設置任務名,并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點校驗。
創建任務文件,用于存儲測量的參數;
設置坐標系統:一般是要求與“已知點坐標所在坐標系”一致 。如WGS-84,BEIJING54,CGCS2000等;
設置中央子午線:一般是要求與“已知點坐標所在坐標系的子午線”一致,如果確實不清楚,可采用設備所在地經度作為子午線(取整數即可,如 121°23′ 15′′取 121 即可);
如測量結果涉及GPS坐標和當地坐標轉換,可利用點校驗自動通過校驗參數改正為何已知點同一坐標系的坐標。
第七步:根據需要進行靜態/動態測量,數據采集。原始觀測數據、平臺rtcm差分數據、終端解算的NMEA數據。
第八步:對采集的數據進行記錄、格式轉換、存儲管理等操作。
數據記錄,按一定的命名規則記錄靜態文件,目的是存儲靜態數據作為數據分析,靜態解算及其它后處理時使用;
將原始數據格式(各廠家自定義,如思南*.cnb,中海達*.dat)按需要轉換成renix格式;
對接收機內存格式化,清除數據。
以上的步驟是通用的操作步驟,不同的硬件(華測、中海達、南方、思拓力、科力達)終端會有差別,具體千尋客服電話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