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市“土地整治+現代農業”模式探索生態脫貧新路子
2020-06-10 16:39:40 來源:
四川省自然資源廳網站
近年來,廣安市以華鎣山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作為契機,將土地整治目標由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提高耕地綜合產能走向構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筑牢鄉村振興的生態基礎。
一、土地綜合整治。實施土地整理、工礦廢棄地和水土流失治理、中低產田土改造、渠系節水改造、田間路網等項目,解決耕地質量退化、面源污染、水土流失嚴重等問題,夯實農業發展基礎。截至目前,已完成土地平整2.2萬公頃、石漠化土地整治5627公頃、灌溉排水渠系化整治399.51千米,水土流失綜合治理8873.67公頃,蓄水池修建681口、山坪塘整治400口。
二、發展農業產業。按照“小規模、微田園、大園區”的思路,發展糧食、蔬菜、水果、藥材等現代農業。已建成廣安區的12萬畝檸檬基地、華鎣市的2.7萬畝蜜梨基地、前鋒區的1萬畝花椒基地、鄰水縣的11萬畝柑桔基地,推進了區域農業的高質量發展。
三、助力村民脫貧。依托專業公司和專業合作社,完善利益鏈接機制,通過土地流轉、訂單農業、股份合作、二次分配以及務工投勞等形式獲得穩定收益。通過鄉村面源污染、水環境污染、畜禽養殖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等治理,促進了人居環境改善。2019年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6445元,人均額位于川東北第一,較2016年增加3966元,增長31.8%。
一、土地綜合整治。實施土地整理、工礦廢棄地和水土流失治理、中低產田土改造、渠系節水改造、田間路網等項目,解決耕地質量退化、面源污染、水土流失嚴重等問題,夯實農業發展基礎。截至目前,已完成土地平整2.2萬公頃、石漠化土地整治5627公頃、灌溉排水渠系化整治399.51千米,水土流失綜合治理8873.67公頃,蓄水池修建681口、山坪塘整治400口。
二、發展農業產業。按照“小規模、微田園、大園區”的思路,發展糧食、蔬菜、水果、藥材等現代農業。已建成廣安區的12萬畝檸檬基地、華鎣市的2.7萬畝蜜梨基地、前鋒區的1萬畝花椒基地、鄰水縣的11萬畝柑桔基地,推進了區域農業的高質量發展。
三、助力村民脫貧。依托專業公司和專業合作社,完善利益鏈接機制,通過土地流轉、訂單農業、股份合作、二次分配以及務工投勞等形式獲得穩定收益。通過鄉村面源污染、水環境污染、畜禽養殖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等治理,促進了人居環境改善。2019年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6445元,人均額位于川東北第一,較2016年增加3966元,增長31.8%。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