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測繪地理信息局印發6項科技制度
日前,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自然資源部和陜西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精神,引導、鼓勵、規范陜西測繪局科技創新活動的廣泛開展,調動科技人員積極性,提升科技實力,按照《陜西測繪地理信息局黨組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提升科技創新效能的實施方案》要求和工作安排,陜西測繪局印發了6項科技制度。
制度包括:《陜西測繪地理信息局科技創新管理辦法》《陜西測繪地理信息局科技創新項目管理規定》《陜西測繪地理信息局科技成果轉化管理規定(暫行)》《陜西測繪地理信息局科技創新平臺管理規定(試行)》《陜西測繪地理信息局科研誠信管理規定(試行)》《陜西測繪地理信息局科技交流管理規定》。系列制度重點強調圍繞自然資源“兩統一”管理職責,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突出科技成果轉化、科技獎勵激勵、科技平臺建設和交流等政策保障,具有政策貼合度緊、措施操作性強、制度覆蓋面廣、獎勵“含金量”高、考評科學性強的特點。
一是政策貼合度緊。制度緊密圍繞貫徹落實國家科技體制改革精神,和自然資源部、陜西省科技政策文件精神,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推進科技領域“放管服”。對原有規定和當前科技管理精神要求不一致的,作出修改完善。進一步激活局屬單位創新活力,促進多層次、多形式的科研生產聯合,推動科技與經濟的緊密結合,從制度上保障科技人員發揮自主性、積極性、創造性,充分發揮科技人員作用創造良好的創新生態環境。
二是措施操作性強。為進一步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印發的科技制度均是經過調查研究,針對陜西測繪局當前科技創新工作存在的問題,提出的針對性破解方法。多數條款明確了具體的任務、支持的方式、創新的方向,在具體工作中便于操作實施。特別是對直接影響科研人員在成果轉化過程中的收益問題,在目前對“凈收入”沒有明確計算和評估方法的情況下,建立一套符合局科技成果轉化實際情況的運行機制,采取實措施,解決真問題。
三是制度覆蓋面廣。6項科技制度除指導全局開展創新工作的《管理辦法》外,分別對科技項目、科技成果、科技平臺、科技交流和科研誠信等內容作出細化和指導。科技項目方面,嚴格立項和驗收,減少實施過程干預;科研誠信管理方面,建立局科技人員誠信數據庫,分“紅名單”“黑名單”記錄科研守信和失信行為;科技平臺管理方面,明確了局級科技平臺支持的措施和建設運行規則;科技交流管理方面,制定了詳細交流規定,進一步加強科研人員知識更新學習,促進成果推廣應用。同時加強科技管理工作各環節和內容的互相銜接和不斷深化。
四是獎勵“含金量”高。辦法規定局每兩年開展一次科技創新評優評先活動,對科技創新先進個人和優秀團隊進行表彰獎勵。按照國家、部省相關政策直接將科技成果轉化收益獎勵成果完成人和對成果轉化作出貢獻的人員外,同時對獲得重要的科技獎項進行現金獎勵,最高可獲得50萬元。鼓勵各單位對在生產中提升效能、發揮作用的成果完成人和團隊進行獎勵激勵。
五是考評科學性強。按照科技管理“放管服”精神賦予科研人員和項目負責人更大的自主權,同時加大對成果管理、項目資金、科研誠信的考核考評,從年度科技工作考核指標、自主經費投入配套、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等多方面多維度加大考核評估。在科技平臺、創新團隊、和人才獎勵等評價活動中,推行“代表作”評價制度。同時要求科技人員應當弘揚科學精神,遵守學術規范,恪守職業道德,不得在科學技術活動中弄虛作假。
下一步,陜西測繪局將通過組織政策宣貫培訓,確保科技創新精神和制度的貫徹落實,讓科技工作者充分認識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意義,推動局各項工作取得新氣象,為做好自然資源管理技術支撐服務保障和陜西測繪局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貢獻科技力量。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