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會給我們生活帶來什么變化?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和大海“。
田中芳樹在著名太空歌劇《銀河英雄傳說》中寫到的這句話用來總結中國北斗發展的歷程和目標可謂再貼切不過了。
2020年6月,北斗三號系統最后一顆衛星將正式發射。作為“收官之星”,這也標志著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第三步建設完成,建成后將面向全世界提供服務。作為自主研發、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斗目前與美國GPS、俄羅斯“格洛納斯”、歐盟“伽利略”并稱為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從2007年第一顆北斗導航衛星進入預定軌道、到2012年6月第十六顆北斗導航衛星,這標志著北斗導航應用產業化的不斷推進,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和方便。
在聊這些變化之前,我們先來簡單梳理一下北斗導航建設的歷程。
作為世界上應用最為廣泛的衛星定位系統,美國研發的GPS是1964年開始建設。到了20世紀70年代的時候,它已經能夠為海陸空三大領域提供實時、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導航服務,并且還能夠提供一些情報搜集、核爆監測和應急通訊等軍事用途。當時間來到1994年,這套系統在全球的覆蓋率已達到98%,總計達到24顆GPS衛星。
而對于中國來說,上世紀60年代,北斗導航系統就開始投入設計,當時命名為“燈塔”;1994年,北斗衛星一號系統正式開始建設;2000年兩顆北斗導航試驗衛星先后成功發射,初步建成了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2004年開始,北斗衛星導航區域系統開始進入緊鑼密鼓的建設階段。
總結說來,北斗導航系統的建設大致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是北斗一號,這是早期的試驗衛星,從八十年代開始論證,到九十年代啟動工程,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才有了最早的試驗系統;后來就是進一步擴展的北斗二號系統,實現了區域的覆蓋,這個階段比較顯著的成就是已經正在向GPS靠近;再接下來就是真正建設的北斗三號,到2020年全面建成實現和GPS、GLONASS等一樣的全球覆蓋導航服務。
簡單聊完北斗三十余年的發展,大部分人可能在興奮之余感受更多的是北斗離自己的生活是很遙遠的。其實不然,北斗系統的廣泛應用已經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深刻結合在一起。
改變來的似乎有些慢,不過一旦襲來,卻是異常猛烈。
先來看一組數據:在過去5年間,我國480萬輛營運車輛上線北斗,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北斗車聯網平臺,除此之外,全國約有4萬余艘漁船安裝北斗。還有一組比較有趣的數據是:相比2012年,我國公安出警的時間縮短了近20%,突發重大災情上報時間縮短至1小時之內,應急救援響應效率提升了2倍之多。
也許我們很難想象,短短5年時間,北斗在各行各業中的應用覆蓋的速度如此之快。
交通
作為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命脈,交通運輸的信息化和現代化顯得十分重要。而北斗衛星對建立暢通、高效、安全、綠色的現代交通運輸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主要包括陸地應用、航海應用、航空應用。隨著交通的發展,高精度應用的需求必然會加速釋放。
農業
通過與遙感、地理信息等技術的結合,北斗衛星導航技術使得傳統農業逐漸向智慧農業加快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顯著降低了生產成本,提升了勞動生產率。主要涉及農田信息采集、土壤養分以及分布調查、農作物施肥、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特種作物種植區監控以及農業機械無人駕駛、農田起壟播種、無人機植保等應用。
防災減災
這一領域是北斗應用較為突出的行業應用之一。通過北斗系統的短報文與位置報告功能,實現災害預警速報,救災指揮調度、快速應急通信等,可以極大提高災害應急救援反應速度和決策能力。
電力
電力管理部門通過使用北斗系統的授時功能,實現電力全網時間基準統一,保障了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主要包括電網時間基準統一、電站環境監測、電力車輛監控等應用。
金融
金融行業計算機網絡時間同步涉及到國家政治經濟民生安全,通過使用北斗的授時功能,能夠實現金融計算機網絡時間基準統一、保障金融系統安全穩定運行。主要包括金融計算機網絡時間基準統一、金融車輛監管等應用。
大眾應用
現如今,手機、可穿戴設備等一系列北斗大眾應用逐步成為新亮點。利用北斗定位功能,實現手機導航、路線規劃等一系列位置服務功能,使我們的生活更加便捷。主要包括手機應用、車載導航設備、可穿戴設備等應用,通過與信息通信、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深度融合,實現了眾多的位置服務功能。
無論是大眾消費領域還是農業、交通等支柱性產業,北斗的作用都日益明顯。也許北斗技術的研發離我們平常人的生活很遠,但它就像時刻環繞在身邊的空氣一般,深刻影響并改變我們的生活。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