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城市規劃區實現1∶2000基礎測繪數據全覆蓋
2020-08-13 16:54:30 來源:
中國自然資源報
8月7日,重慶市“十三五”基礎測繪數據資源建設項目驗收會暨成果發布會舉行。據悉,自2018年啟動實施“十三五”基礎測繪數據資源建設項目以來,重慶市已完成城市規劃區域16480平方公里的1∶2000基礎測繪數據覆蓋,項目成果廣泛應用于脫貧攻堅、城市治理等領域的100多項工程中。
中國工程院院士郭仁忠表示,重慶市“十三五”基礎測繪數據資源建設項目堅持邊建設、邊應用,項目充分考慮了山地城市的復雜地形地貌,積極開展技術創新,成果質量優良,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有巨大價值。
在測繪成果扶貧方面,重慶市“十三五”基礎測繪數據資源成果客觀真實反映了一地的地形地貌、土地、林業、水、能源礦產、旅游資源等家底情況,為制定個性化發展戰略提供決策支持,從而助力脫貧攻堅。目前已在石柱縣中益鄉、豐都縣三建鄉、萬州區龍駒鎮等多個深度貧困鄉鎮應用。
在服務民生方面,今年2月,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基于基礎測繪數據資源成果,緊急攻關,推出線上可查的“重慶疫情地圖”,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該“地圖”數據動態更新,還可形成高精度、高準確度的新冠肺炎疫情時空專題數據,滿足市民的查詢需求。自上線以來,“重慶疫情地圖”訪問量已突破700萬次。
在生態保護修復方面,重慶市“十三五”基礎測繪數據資源成果為多個區縣的生態保護紅線評估工作提供了基礎測繪資料,輔助完成沙坪壩、北碚、江北、南岸等地的生態保護紅線和自然保護地勘界定標。
在實現大數據智能化創新方面,重慶市“十三五”基礎測繪數據資源成果為重慶市社會公共信息資源共享平臺提供了基礎支撐,并在重慶時空大數據平臺、綜合市情系統等城市運行監測系統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特別是相關成果已經在重慶軌道交通規劃線路勘察設計、隧道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調查、高壓輸電線路工程、市內輸水管道改造、機場、鐵路選址等工程中得到運用,有效提升了規劃建設管理水平。
重慶市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深挖項目成果價值,推動成果發揮最大化效應。今后,重慶測繪地理信息工作將向三維化、實體化、全空間化發展,并將結合推動“一區兩群”協調發展等需求,進一步擴大高精度基礎測繪數據覆蓋范圍,在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等領域中充分發揮作用。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