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疊加思維”打造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余姚模式
一是聚焦連片提質,整出“萬畝農田”糧食新基地。圍繞現代化農業發展需求,聚焦農地集中連片和耕地質量提升,將“土地整治”與現代農業企業招引、區域特色農業培育、糧食功能區提標改造統籌推進,打造長三角現代化農業發展高地。三年來,累計開展農田整治工程65個,完成“旱地改水田”4000余畝、建設用地復墾835畝,累計新增耕地10.48萬畝,建設高標準農田37.5萬畝,高標準農田占永農面積比例達78%,被評為全省“百萬造地保障工程建設先進集體”,確保全市“米袋子”“菜籃子”貨足價穩。如,該市持續實施杭州灣沿岸未利用土地資源墾造耕地工程,2018年引進泰國正大集團,投資20億元共建正大余姚中泰生態農業園,通過河路成網、淡水洗鹽以及種植耐鹽堿、穩產高產水稻品種,實行稻麥、油菜輪作種植模式,推行秸稈還田深翻等措施,加速鹽堿灘涂地的生態修復,提升耕地質量。目前,中泰生態農業園種植面積已達3.2萬畝,其中水稻種植面積達到2.55萬畝,成為該市單體種植面積最大的水稻生產基地,單季水稻平均畝產超550公斤,耕地質量等級均在7級以上,全部實行標準化機械作業,1名工人可以管理500畝土地,水稻、油菜等輪作種植畝均效益達800元左右,鹽堿地變身為“糧倉”。
二是聚焦畝均效益,整出“千億產業”發展新空間。圍繞企業發展的空間需求,以“畝均效益”為核心標準,用好用活閑置盤活和空間置換,將“土地整治”與“低散亂污”企業整治、特色小鎮建設等統籌推進,對閑置、低效土地資源實現“騰籠換鳥”,保障新興產業項目用地,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集聚發展。三年來,實施廢棄礦山綜合治理13個、低效用地再開發332個、盤活閑置土地6330畝,形成智能光電小鎮、千人計劃產業園等多個高質量產業園區,建設小微工業園區7個,2019年累計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1809.17億元,年均增長11.94%,發展動能持續增強。如,該市為全力推進“中國制造2025浙江行動”縣級試點示范區建設,著力打造以舜宇“千億計劃”為核心打造的智能光電小鎮,通過統籌規劃、科學布局,充分利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為項目騰換出773畝土地。2019年舜宇集團產值達到390億元,光電小鎮也逐漸壯大成型,去年產值達到120億元,并被列為寧波市重點打造的“246”萬千億產業集群之一。又如,該市低塘街道利用洋山村洞池湖廢棄山塘打造“塘創園”,有效解決小微企業多用地需求大、廢棄山塘多管理難度大的“二多二大”困境。“塘創園”規劃面積490畝,目前已入駐企業10家,總投資3億元,年產值達到10億元。
三是聚焦串珠成鏈,整出“百里風光”美麗新鄉村。圍繞“大花園”“大景區”建設,將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美麗鄉村建設、全域旅游建設、小城鎮環境整治、“六清六凈”行動等統籌推進,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開展農地整理、村莊改造提升等,推動美麗村鎮串點成線、連線成片,把“盆景”變成全域發展的“百花園”。如,梁弄鎮以創建老區全面小康樣本鎮為引領,自發探索開展“一個規劃、一個棋盤、一個平臺”土地整治模式,通盤考慮整治力度、建設力度、推進速度、財政承受度以及農民接受度,通過生存環境低劣片區人口“內聚外遷”、零星村莊遷并集中、地質災害避讓搬遷和“低小散亂污”企業整體騰退,墾造耕地1000余畝,復墾建設用地800畝;建成了櫻桃園、百果園、盆景園等一批特色四季鮮果園,畝均農地產出新增1萬多元,助農增收人均1萬元以上。引進了橫坎頭田園綜合體、“山水綠活旅游度假區”坡地村鎮、央視發現之旅云創產業基地等一批億元以上的文旅項目;形成了以四明湖水庫和四明湖省級濕地公園為主體的濕地生態系統,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個集庫塘濕地保護、生態修復、文化展示等功能于一體的休閑勝地,實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四是聚焦堅守紅線,整出“一方水土”宜居新生態。以“地盡其用、青山再生”為目標,按照“宜建則建、宜耕則耕、宜林則林、宜景則景”原則,將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廢棄礦山綜合治理、“五水共治”、人居環境改善等統籌推進,不斷深化礦企業污染和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優化調整林地、水域等生態用地布局,保護水源涵養地,實施溝渠生態修復,提升河流水質,呈現“綠水青山”。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完成廢棄礦山治理項目37處,交工驗收21處,新增修復治理面積約100.22公頃;2018年以來新劃定生態公益林6844畝,新增水源涵養林4616畝,新增生態修復面積5592畝,培育森林人家2家。如陸埠鎮為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作,僅用2個月時間就完成陸埠水庫上游407家企業的搬遷清零,從根本上改善了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和人居環境質量。又如,臨山鎮通過土地整治,計劃在大浦江西側原六洞閘旁建設垃圾分撿中心,解決生活垃圾分類末端處置體系缺失問題;在329國道復線黃家埠段北側延伸線西側建設農產品集散中心,便于村民日常采購。通過優化生產、生活、生態“三生空間”,極大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質。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