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圖·河南”應用小記
近期,河南省自然資源廳收到河南省大數據管理局發來的感謝信,對其提供的測繪地理信息技術支撐服務表示感謝。
“天地圖·河南”是河南省自然資源廳建設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由河南省測繪地理信息技術中心及其下屬單位河南省地圖院負責具體建設維護工作,可提供免費地圖下載、疫情防控信息查詢、公眾出行信息查詢、服務三農等方面的服務。自2012年開通以來,該平臺的注冊用戶連年穩步增長,應用系統開發達到29299個,連續7年獲得自然資源部地理信息司五星好評。
當好應急救災的“千里眼”
今年7月,鄭州市出現罕見的持續強降雨天氣,導致城市大面積停水、停電、停氣,部分路段積水嚴重。
為讓受災點更直觀呈現,便于救災部門部署工作、群眾安排生活和自救,7月21日晚,河南省地圖院技術人員根據應急管理部門提供的數據制作完成了鄭州市積水點62處、取水點41處的上圖發布工作。23日下午,他們又完成了鄭州塌方、斷行、立交、千戶以上停電停水小區等7個應急專題圖層的制作、校核、發布。助民專題開通一周內,瀏覽量就達到了5萬余次。24日凌晨,技術人員再次基于“天地圖·河南”研發完成了鄭州市“災情信息采集系統”,供鄭州市各社區采集上傳停水、停電等受災信息,為城市應急搶險工作提供實時定位服務。
同時,基于“天地圖·河南”節點,商丘、新鄉、安陽、周口等地也制作了易澇點、避難點、塌陷區域、積水點、禁行點、停電區以及暴雨、特大暴雨模擬水淹范圍等應急專題信息。
當好疫情防控的“好助手”
“去阜外醫院救援,怎么走能避開積水點最快到達?”7月23日,省地圖院應急小組技術員翟皓接到山東救援隊的求救電話后,立即打開“天地圖·河南”相關助民專題查詢。“不能走金水路,那里有積水……”在他的電話指引下,救援隊安全高效地到達了目的地。
據介紹,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初,“天地圖·河南”就開發了疫情防控模塊,通過疫情防控專區發布各省轄市疫情防控圖。緊接著,該平臺聯合省大數據局共同制作了確診人員的行程軌跡專題,用戶可以查詢疫情發生以來每一天的病例數據和空間分布態勢,方便了解和判斷身邊疫情,合理安排工作與生活。
“打開疫情防護專題地圖,紅色標注的是封控區和封閉區,橙色是中風險地區……”“天地圖·河南”技術人員周雪麗一邊演示一邊介紹道。
開封、平頂山等5個市相繼利用“天地圖·河南”服務數據,充分發揮市級節點的屬地優勢,對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信息公開及綜合指揮調度等工作提供支撐。
當好群眾出行的“活地圖”
從家門口到鄭州東站如何換乘?
最近的停車場、加油站在哪?
……
現在,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再遇到這樣的煩惱,打開“天地圖·河南”,就可以輕松找到答案。
“天地圖·河南”利用數據中心綜合數據庫的運營、公路等信息,及時處理得到的各類交通出行實時信息,可以為市民提供公交、出租車、長途客運等公共交通的綜合信息、實時路況。“有了這個平臺,市民出行更輕松了。”鄭州市交通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除了常見的電子地圖、導航、信息查詢等功能,“天地圖·河南”還開通了城市名片、地圖話中原等多個具有河南特色的專題服務。
目前,“天地圖·河南”已廣泛應用于全省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空間規劃、應急指揮、城市管理、界線管理、精準扶貧、疫情防控等領域。下一步,該平臺將積極融入智慧國土、智慧城市、智慧公交、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領域,讓管理更智能、群眾生活更便捷。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