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征集2022年測繪地理信息科普攝影優秀作品的通知
學會各分支機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測繪(地理信息)學會,各團體會員單位,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廣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通過攝影藝術手段與科普結合,促進測繪地理信息科普文化創作,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知識,在全社會營造“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中國測繪學會決定舉辦2022年測繪地理信息科普攝影優秀作品征集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征稿主題
征稿設“獻禮二十大、弘揚科學精神、記錄科學活動、揭示科學原理、贊揚志愿服務”五個主題。
(一)獻禮二十大。聚焦科普的政治價值、文化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生態價值,全面反映黨科普為民的生動實踐和科學素質建設對國家創新發展的支撐作用。宣傳黨領導下科技事業發展的光輝歷程,抒發對黨和國家的熱愛之情,充分展現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廣泛凝聚團結奮進的強大精神力量,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濃厚氛圍。
(二)弘揚科學精神。通過攝影作品,弘揚求真務實、追求卓越、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科學精神,引導形成崇尚科學、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社會風尚。宣揚黨中央對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視和悉心關懷,增強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感和獲得感。發揮科學家精神的價值引領作用,涵養優良學風,促進“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新時代科學家精神更加深入人心,成為眾心向黨的鮮明標識,筑牢愛國奮斗的思想根基。
(三)記錄科學活動。記錄測繪地理信息科技工作者探索事物存在及變化的狀態、原因和規律的科學活動,以及在科學知識、科學理論的指導下進行,反映本質和規律的實踐活動。特別關注測繪地理信息科技工作者探索科學奧秘、推動社會科技進步進程,包括科技知識的產生發展、傳播普及等活動,為科學發現、技術發明、社會進步提供啟示和借鑒,宣傳科普價值導向,引導公眾樹立求真務實、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社會風尚。
(四)揭示科學原理。圍繞科學現象、科學探索、科學發現題材,對宇宙間萬物遵循的本質規律和人類生產生活中抽象、高深的科學內涵和繁雜的工藝技術,通過科普視角和攝影表達手段的揭示和詮釋,使其直觀、通俗和簡單地呈現給公眾。展示前沿科技、國家重大科技成果、食品安全、醫療健康、碳中和碳達峰、航空航天、鄉村振興、軍事科技、應急安全等領域的科研成就,普及相關知識。
(五)贊揚志愿服務。用攝影鏡頭記錄測繪地理信息科技志愿者、科技志愿服務組織自愿無償向社會提供志愿服務、公益服務的畫面。展現志愿實踐的良好經驗,講述志愿者們的感人故事,展示志愿組織的典型風采,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中國志愿精神,引導公眾見賢思齊、崇德向善,匯聚志愿力量,共筑中國夢想。
二、投稿規則
1.投稿作品應運用攝影技巧形象、深刻地表現科普主題,將攝影藝術與科普傳播緊密結合,主題明確、積極向上、內容真實。實現對科技工作者的團結引領和對公眾的價值引領,充分發揮科普的政治價值、文化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生態價值。
2.作品征集面向測繪及相關行業征集作品,歡迎本會分支機構,全國各級測繪(地理信息)學會,廣大會員單位積極組織,集體組稿、參賽。
3.投稿者應保證投送作品擁有獨立、完整、明確、無爭議的著作權,作品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
4.彩色、黑白均可,可使用圖片處理軟件對飽和度、對比度、曝光、裁切等進行合理調整,但不得對原始圖像進行合成、加減等影響真實性的改動,凡是合成、造假的取消參賽資格。
5.每位投稿者可投送不同類別,同一作品不得投送不同類別。每人投送總件數不超過20件,單幅、組照均可(組照每件4-6幅),組照按1件計算,每件作品附100字以內文字說明。
6.不收取任何費用,投稿作品一律為電子版,允許手機拍攝作品投稿,每張大小1-3MB。
7.作品入選獲獎后,學會將統一調取作品原數據文件,用于展覽及畫冊制作。請作者將原圖片(要求RAW格式或jpg格式不小于5MB,膠片拍攝的請掃描底片)在規定時間內提交,逾期不提供者或格式不符要求者,視為自動放棄、取消獲獎資格。
8.為保證作品評選的公平、公正,學會將邀請部分科普、攝影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對征集作品進行評選。
9.獲獎名單公布后,獲獎作者填寫附件表格。
10.投稿時間:即日起至2022年8月6日,投稿郵箱:wjx032@163.com,提交作品時請提交投稿者聯系電話和手機。
三、獲項設置
(一)作品獎
一等獎10名,各付稿酬1000元;二等獎15名,各付稿酬800元;三等獎30名,各付稿酬500元;優秀獎若干名,各獎勵精美紀念品1份。作品獎同時頒發獲獎證書。
獲獎作品由中國測繪學會收藏,將用于與科普宣傳相關的展示、展覽、制作畫冊、網絡傳播等,并不再支付稿酬。
(二)優秀組織獎
組織獎10個,頒發證書,按照單位、團體組織動員參加人數、作品數、作品質量等進行評選。
四、展出及刊登
征集作品將推薦參加中國科協委托山西省科學技術協會組織的2022年中國科普攝影大賽,獲獎作品將在《中國測繪》雜志上陸續刊登,及在學會活動中展出。
聯系方式:
中國測繪學會科普處
聯系人:汪金霞 謝立娟
電 話:010-63880436 010-63881407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蓮花池西路28號中國測繪創新基地西裙樓413室
郵 編:100830
附件2、關于征集2022年測繪地理信息科普攝影優秀作品的通知.pdf
中國測繪學會
2022年5月17日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