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全球地理信息知識與創新中心成立
5月20日,聯合國全球地理信息知識與創新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成立儀式在線上舉行。該中心隸屬于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落地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就坐落在小鎮產業園區的核心位置。這也是聯合國在華設立的首個直屬專門機構。
人們不禁好奇:這個浙北小縣城,何以贏得聯合國青睞?
十余載奮斗歷程
地信產業發展壯大
德清國際會議中心西側,坐落著浙江省地理信息產業園,鱗次櫛比的大樓,見證了德清地理信息產業的崛起和發展。
“能爭取到聯合國全球地理信息知識與創新中心的落戶,與德清縣在該領域的產業基礎息息相關。”德清縣相關負責人表示,德清如果沒有浙江省地理信息產業園,就沒有地理信息小鎮,也不會成為聯合國首屆世界地理信息大會召開地,更不會有如今中心的落戶。
時間回溯到11年前。2011年5月,原浙江省測繪局與德清縣簽訂合作協議,在德清建設浙江省地理信息產業園。從此,德清將地理信息產業作為“推動縣域經濟轉型的重要力量”來培育,促進德清地理信息產業高起步發展。隨后,德清地理信息小鎮橫空出世。
彼時,世界正加速邁向數字時代,聯合國高度重視全球地理信息發展。2011年7月,聯合國全球地理信息管理專家委員會成立。
2012年5月,聯合國統計司、原國家測繪局、浙江省政府三方在杭州簽署協議,將“聯合國地理信息專家管理論壇”會址定為浙江省地理信息產業園(即德清地理信息小鎮)。
由此,地理信息產業園發展迎來新契機,開啟了一場從無到有的巨變——2012年,首批地理信息企業入駐小鎮,一幢幢產業大樓拔地而起;2014年開始,小鎮連續6年實現營業收入、稅收翻番;從2019年起,小鎮連續3年成為省級特色小鎮畝均效益“領跑者”;2021年,小鎮營業收入已達260多億元,產業大樓增加到58幢……
“誰能想到地圖上畫出的一片土地,現在成了現代化、國際范的小鎮。”曾經分管招商、地理信息工作的湖州莫干山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章偉忠,作為地理信息小鎮的參與者、見證者,感慨萬分。
如今的地理信息小鎮,引進了千尋位置、國遙、正元、中海達、長光衛星等430余家各類地理信息企業以及中科院微波特性測量實驗室、武漢大學技術轉移中心等科技創新載體,覆蓋了傳統測繪、衛星導航、遙感、位置服務、航空航天遙感、芯片研發制造等領域,其內涵和外延都不斷擴大。這里已成為中國地信企業集聚度最高、產業結構最豐富的區域。
2018年,首屆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召開,首登世界舞臺的德清向來自全球108個國家的1300余名參會嘉賓展示了地理信息產業的“金名片”。
不止如此,德清還將“地信﹢”的產業格局持續擴大。作為湖州打造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北翼中心的核心,德清成為全國縣域中首個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車聯網、北斗、衛星、通航、元宇宙等數字經濟新興產業蓬勃發展。
“地理信息是數字經濟創新和應用的重要領域。”數字經濟智庫首席研究員胡麒牧認為,“中心能落地湖州德清,不僅是因為這里有地理信息產業,更因為當地完善的‘地信﹢’產業鏈布局,以及湖州市迸發出的強大發展潛力和浙江省數字經濟‘一號工程’的先發優勢。”
助力可持續發展
地信成果合作共享
中心從醞釀籌備到正式成立,歷經3年多。
2018年11月,首屆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在德清召開,大會發布的《莫干山宣言》中明確,在包括中國浙江德清在內的地方建立合作交流機構。
2019年4月28日,自然資源部代表中國政府與聯合國在北京簽署有關設立全球地理信息技術合作交流機構的“意向備忘錄”。
2019年8月,聯合國在其全球地理信息管理專家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上,對“加快在德清設立全球地理信息知識和創新中心”形成決議。
2020年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鄭重宣布:為支持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核心作用,中國將設立聯合國全球地理信息知識與創新中心和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為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新助力。
中心成立之際,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特地發來賀信。他在賀信中表示,中心的成立是在全球地理信息提質賦能征途上的重要里程碑。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需要海量數據,迫切需要地理信息數據、方法、框架、工具和平臺。可靠、及時、可獲取、可分類的地理信息數據能夠幫助監測發展進程,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助力可持續發展目標落實,使我們的世界更加美好。
據了解,中心在華落成后將為各國提供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持,幫助國際社會利用地理信息監測和評估可持續發展目標實施進程;通過建立安全、可靠、可擴展的服務平臺,開展創新合作項目,提升地理信息數據在全球可持續發展中的關鍵作用;進一步加強全球知識協作和應用合作,通過建立可持續發展目標數據中心全球網絡,匯集和共享相關數據信息,攜手應對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氣候變化、公共衛生安全、重大突發災害等全球性挑戰。
同時,中心將充分調動各成員國利益相關方的優勢、資源和力量,進一步發揮地理信息在全球可持續發展中的關鍵作用,匯集和共享相關數據信息,積極為國際社會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持,共同應對經濟、社會、環境領域的全球性挑戰。
抓住發展新機遇
地信之光照亮未來
如今,聯合國機構入駐地理信息小鎮,“家門口”搭建起國際化舞臺。這種相互賦能,使大家有了更多的期待。
倪涵是德清地理信息小鎮科技工作者學會理事長。在他看來,按照中心技術援助和能力建設、知識協作、技術創新這三個優先領域,地理信息小鎮將成為全球地理信息產業集聚高地、全球地理信息重要創新策源地和國際化交流重要窗口。
“抓住了國際化,也就抓住了新機遇,抓住了未來。”倪涵表示。
“目前,我們的‘自主可控的手機高精度室內定位技術’正在中國逐步打開市場。未來,我們也會在中心這樣的平臺上,嘗試服務全球治理,把我們這樣一個優秀的技術推廣到全球。”知路導航總經理劉克強說,中心的設立無疑是從更高的高度,給中國地理信息行業設立了一個更加宏觀的平臺。
南方測繪浙江公司總經理陳述認為:“中國地信行業在生產體系、貿易規則、服務體系、國際認證方面,都需與國際標準接軌。中心的成立,架起了中國企業與世界對話的橋梁。”
對德清來說,當下正是地信產業加速蝶變的重要契機。為發揮好擁有全球性平臺的優勢,德清正打造“地信智慧城”,致力于成為全球地理信息產業集聚高地、全球地理信息重要創新策源地和國際化交流重要窗口。“我們正在謀劃地理信息高質量開放融合發展,到2025年末,在北斗導航、人工智能、通用航空、車聯網產業等方面,形成具有國際國內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地理信息小鎮地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不少優質企業已聞訊而至。數字化公路基礎設施平臺寬凳科技有限公司,將總部遷到德清;浙江省測科院所屬總部項目落戶德清;行業龍頭、科創板首批上市企業航天宏圖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入駐德清……“就是看好聯合國機構帶來的市場和技術優勢。”航天宏圖有關人士表示。
對正以更大力度推進開放強省建設的浙江而言,中心的設立將進一步支撐浙江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搶占先機,贏得主動。中心成立儀式上,浙江省省長王浩表示,浙江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聯合國和自然資源部指導下,積極履行部省協議職責,扎實推進聯合國全球地理信息知識與創新中心建設各項任務,著力構建萬象更新的地理信息政策規劃體系、萬馬奔騰的地理信息產業發展體系、萬物生長的地理信息創新生態體系、萬物互聯的地理信息智慧應用體系,努力建成聯合國地理信息領域的重要樞紐平臺,為全球提供可持續、高質量的地理信息公共產品和服務,為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