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一號”科學試驗衛星項目通過需求分析和衛星可行性論證
2015年6月19日,“珞珈一號”科學試驗衛星需求分析和衛星可行性論證會在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召開。會議通過了“珞珈一號”科學試驗衛星需求分析和衛星可行性論證報告,標志著“珞珈一號”科學試驗衛星研制進入新階段。

今年年初,李德仁院士就地理信息產業如何發展問題,撰寫文章《迎接地理信息產業與IT產業的大融合》指出地理信息產業與IT產業融合發展中產業鏈融合、多技術集成是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此文給張過教授很大啟發,推動武漢大學研制一顆多功能集成衛星,將李德仁院士的想法付諸實踐,促進地理信息產業與IT產業的大融合。
今年3月初,在武漢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的支持下,張過教授依托地球空間信息技術協同創新中心、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遙感信息工程學院、衛星導航定位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湖北數據與應用中心組建了以李德仁院士為首席科學家的“珞珈一號”科學試驗衛星研發團隊,著手推進衛星研制工作。經過廣泛調研需求,武漢大學“珞珈一號”科學試驗衛星研發團隊選擇了目前國內處于空白的“夜光遙感”及國家急需的“導航增強”作為衛星功能設計的出發點。“珞珈一號”科學試驗衛星研發團隊在地球空間信息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的框架內,與衛星研制單位和衛星應用單位充分交流, “珞珈一號”科學試驗衛星很快有了雛形:體積為6U重量約6kg立方體科學試驗衛星,搭載夜光遙感相機與導航增強載荷,具有夜光遙感與天基導航增強功能。
2015年6月19日,“珞珈一號”科學試驗衛星需求分析和衛星方案可行性論證會在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召開。衛星應用單位、衛星研制單位和武漢大學的領導專家共50余人參加了論證會。會議聽取了《“珞珈一號”科學試驗衛星需求分析和衛星方案可行性》報告,審閱了相關文檔。與會專家對李德仁院士提出的建設衛星遙感、衛星導航、衛星通信集成的衛星系統,是迎接地理信息產業與IT產業融合發展的必然要求的觀點十分贊同。經過評審專家組專家的質疑和討論,評審專家一致認為:“珞珈一號”科學試驗衛星的研制,是我國開展低軌夜光遙感、導航增強衛星以及集成化空間信息系統建設的有益探索;“珞珈一號”科學試驗衛星需求明確、方案可行、風險可控。
該評審標志著“珞珈一號”衛星研制進入了新的階段。衛星研發團隊將針對會議中專家領導提出的建議,本著“以我為主,積極合作”的原則,與衛星研制單位和衛星應用單位開展廣泛合作,對衛星的設計做進一步完善。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