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大代表參加第十六屆國際礦山測量大會(ISM2016)
2016-09-20 22:30:12 來源:
中國礦業大學環境與測繪學院
2016年9月12-16日,第十六屆國際礦山測量大會(ISM2016)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市成功召開。本次大會由澳大利亞礦山測量師協會(AIMS)主辦,吸引了來自澳大利亞、中國、德國等近20個國家礦山測量的300多名教育、技術人員及相關從業者。大會設置了礦山測量教育、沉陷建模和預測、復墾與規劃等分論壇,還提供了豐富的技術參觀和儀器展覽。
我校卞正富、汪云甲、張紹良教授,侯湖平副教授,博士生楊永均參加了本次大會,并分別作了 “From digital mine to smart min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experiment teaching center of virtual simulation for mining surveying” 、“Measurement of ground damages in mining areas based on 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s”、“Study on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strategy of coal mining subsidence in Loess Plateau”、“A vulnerability framework approach for landscape rehabilitation planning in mine closure area”的口頭學術報告。卞正富、汪云甲、張紹良教授參加了國際礦山測量大會主席團會議和礦山測量教育會議,卞正富教授主持了“采礦后的問題與挑戰”分論壇的學術報告。
大會期間,我校代表團積極與國際同行就礦山測量的教育和其他主題開展了深入的學術交流,同時向國際礦山測量協會主席團成員及其他同行贈送了我校牽頭編著的《中國礦山測量60年(1953-2013)》書籍,進一步擴大了我校測繪學科教育與研究事業的影響力與知名度。此外,還考察訪問了位于布里斯班的昆士蘭大學,與該校礦山土地復墾研究中心主任David Mulligan和其他研究人員進行了友好會談,雙方就互派師生訪問、國際項目合作、實驗室建設達成了初步意向。
(通訊員:侯湖平)

我校師生代表與第十六屆國際礦山測量大會主席Andrew Jarosz合影

我校師生代表向國際同行贈送《中國礦山測量60年(1953-2013)》書籍

汪云甲教授作學術報告

卞正富教授作學術報告

張紹良教授作學術報告

侯湖平教授作學術報告

博士生楊永均作學術報告

訪問昆士蘭大學礦山土地復墾研究中心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