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五項目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
測繪網訊 近日,201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束,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申報的“基于GNSS/SLR并置觀測的地心運動解析”等5個項目獲得資助,其中面上項目2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3項。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定位是利用一組衛星的偽距、星歷、衛星發射時間等觀測量來是的,同時還必須知道用戶鐘差。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是能在地球表面或近地空間的任何地點為用戶提供全天候的3維坐標和速度以及時間信息的空基無線電導航定位系統。因此,通俗一點說如果你除了要知道經緯度還想知道高度的話,那么,必須對收到4顆衛星才能準確定位。
“基于GNSS/SLR并置觀測的地心運動解析”面上項目擬通過并置觀測,增加同址觀測臺站的GNSS和SLR參考點之間的強制約束觀測量,探求GNSS和SLR兩種空間觀測技術間的系統偏差,構建科學合理的地心運動求定權值,為聯合處理GNSS和SLR數據求解地心運動提供技術支撐。“顧及城鄉差異的中國多級人口空間化模型研究”面上項目擬從微觀與宏觀兩種尺度,結合城市與農村的差異,圍繞人口空間化的方法與技術體系展開系統研究,實現多種精細統計單元的人口空間化、解決跨區域單元的自適應分配等問題。項目的研究對于提高社會經濟統計基礎數據獲取和管理的規范化水平、促進人口與社會經濟要素、自然地理要素數據在統一格網體系中的集成與共享、面向專題需求分析與應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地理本體建模驅動的遙感影像面向對象語義分類方法研究”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擬以遙感影像面向對象分類為突破口,探索地理本體建模驅動的遙感影像面向對象語義分類方法。本項目的研究,可彌補現有分類方法的不足,以期拓展遙感影像分類研究的思路與方法,提高遙感影像分類的精細程度和智能化水平。“基于PSR模型的景觀人為干擾度綜合制圖與評估方法研究”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擬以京津冀地區為實驗區,基于高精度的地表覆蓋數據,同時考慮人口、道路、房屋建筑、污染企業等人為干擾因素,從生態壓力、狀態、響應三個方面建立人為干擾綜合評估模型,分析近十年來該地區人為干擾對區域景觀格局的影響及其變化過程。“圖表達與劃分支持下的高性能矢量地理計算方法研究”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擬提出一種可定量描述矢量地理計算過程的圖式表達,實現計算到圖的完整映射,系統研究異構計算環境下的圖式劃分方法,子任務計算與結果規約,形成高性能矢量地理計算的理論方法,為常態化地理國情監測中海量數據的快速分析提供技術支撐。(段敏燕)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