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胡慶武團隊論文獲美國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金獎
測繪網訊 攝影測量是指運用攝影機和膠片組合測量目標物的形狀、大小和空間位置的技術。從1839年尼普斯和達意爾發明攝影術算起,攝影測量已有170多年的歷史。美國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ASPRS)公布了年度獲獎論文,我校遙感信息工程學院胡慶武教授團隊的一篇論文獲年度金獎——塔爾伯特·艾布拉姆斯獎(Talbert Abrams Award),并獲3000美元獎金,這是該學會在攝影測量方面的年度最高榮譽。
同時,該院黃昕教授團隊撰寫的論文獲ASPRS主席獎(John I. Davidson President Award)二等獎。該團隊曾于2010年獲ASPRS影像解譯最佳論文獎(Boeing獎)。
胡慶武團隊的論文題目為:4FP-Structure: A Robust Local Region Feature Descriptor(《魯棒性局部區域特征描述符》。作者為李加元、胡慶武、艾明耀。、論文圍繞廣泛應用于攝影測量與遙感圖像處理中的影像匹配技術,針對影像匹配算法面臨的大輻射差異、大幾何畸變、以及大粗差比例的粗差剔除等關鍵挑戰,提出了一種局部區域特征描述子,采用“平面四面體”為每個特征點構建了一個4FP-Structure結構,并將其作為局部區域骨架來描述該區域。同時,所提方法還計算局部區域之間的幾何關系,并利用局部幾何關系來獲取盡可能多的高精度匹配點。論文認為,該方法能適用于攝影測量與遙感、計算機視覺、無人駕駛以及機器人等眾多領域的智能感知應用中。
黃昕團隊論文題目為Multitemporal Landsat Image Based Water Quality Analyses of Danjiangkou Reservoir(《丹江口水庫水質的多時序遙感監測》)。作者為張依諾、黃昕、尹煒、朱惇。論文主要研究橫跨鄂豫兩省的丹江口水庫的水質變化,該論文利用了2006-2014年的Landsat影像,結合2005年以來丹江口水庫20個水質監測站的實測數據,分別對丹江口水庫及其支流的干季和濕季的總氮(TN)、總磷(TP)、高錳酸鉀(CODMn)以及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四個重要水質參數進行建模與反演,并結合諸多自然與人為因素對水質變化及其驅動因素進行分析。研究結果對丹江口水庫的水質時空變化監測,乃至南水北調工程的實施,具有重要的意義。
據悉,美國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ASPRS)創立于1934年,為全球7000多位專業會員提供服務,是本領域知名的國際學術組織之一。近年來每年年會均設5類優秀論文獎項,從每年刊登在ASPRS官方刊物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 Remote Sensing(《攝影測量工程與遙感》)上的所有論文中匿名評審產生。其中,塔爾伯特·艾布拉姆斯獎由ASPRS的杰出會員塔爾伯特·艾布拉姆斯先生(空中攝影測量之父)資助,用于獎勵攝影測量學科過去一年最具理論和實踐意義的創新性論文,為ASPRS年度金獎;主席獎用于表彰在ASPRS的官方期刊上發表的具有實用價值的研究;Boeing獎獎勵圖像分析和解譯的最佳論文;Erdas獎獎勵遙感方面的科學研究論文;Esri獎獎勵地理信息系統(GIS)領域的科學研究論文。(通訊員萬舒良)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