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副校長李建成院士主持的成果獲湖北省2018年度科技進步特等獎
高程基準是一個國家(地區)重要的空間信息基礎設施,也是工程建設中的必要信息。大地水準面(數字高程基準)為國家高程基準的建立與維持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但其精確確定長期以來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受限于我國重力資料匱乏、地形變化復雜以及大地水準面非線性特征顯著,建立高精度數字高程基準更為困難。本項目實施之前,國家級數字高程基準模型精度約40厘米,省級在5-10厘米,難以滿足工程建設和精密位置服務的要求。李建成院士團隊瞄準國家高程基準現代化和位置服務的重大需求,歷經十余年攻關,突破了數字高程基準精密確定的一系列理論和技術難題,研制了新一代數字高程基準模型,提出了高程基準建設與維持新模式,大大推動了我國高程基準現代化進程。主要技術內容與創新有: (1)首次揭示了第二類赫爾默特(Helmert)凝集法存在的重力歸算邊界面定義不正確的問題,并導出了顧及地球曲率的地形引力與地形位確定的整套嚴密模型,率先從理論方面解決了建立1厘米精度數字高程基準的難題。 (2)創建了精密數字高程基準確定的技術體系,解決了地形復雜地區重力數據稀疏、多源數據質量控制、高性能數據處理等影響工程化的難題,為數字高程基準從科學研究走向工程化應用提供了技術支撐。 (3)提出了利用數字高程基準面實現基準維持與高程測定的新模式,克服了傳統水準測量標石易破壞、維護難等難題,實現了衛星導航定位快速精密測定海拔高程的能力。(4)建立了我國首個優于1分米陸海統一高精度數字高程基準模型,較已有模型精度提高5倍,分辨率提高1倍;并建立了湖北等全國60多個省市高精度數字高程基準模型,實現了規模化應用。成果在數字高程基準確定理論方法及其精度方面躋身世界一流行列,省級、城市高程基準精度分別達到了3厘米、0.8厘米,處于國際領先水平。項目成果革新了我國現代高程測定和基準維持的模式,在江蘇及山西等10余省、武漢及西安等50多個城市實現了工程應用,廣泛用于國土、規劃、水 利、交通等領域,并在南水北調等國家重大工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產生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超過2億的經濟效益。制定國家行業標準1項,成果獲發明專利和軟件著作權10項,獲2015年中國衛星導航定位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地理信息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發表論文160余篇。
據悉,2018年度湖北省科學技術獎共授予突出貢獻獎1人,特等獎2項、一等獎55項、二等獎115項、三等獎123項,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獎15家,總計311項(人)。
武漢大學副校長李建成院士主持的成果獲湖北省2018年度科技進步特等獎(圖)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