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都大學徐培亮教授應邀到武漢大學測繪學院作短期學術交流
應測繪學院院長助理、導航工程系主任張小紅教授邀請,日本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研究員、國際著名大地測量學家徐培亮教授近期來武漢大學測繪學院進行了短期學術交流,并受聘為測繪學院“111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短期教師,與學院老師進行了多場學術交流活動。
9月17日下午,測繪學院227學術報告廳,“堅白”高端論壇2019年第10期開講,徐培亮教授做了題為“混合整數線性模型:整數估計,假設檢驗及其在GNSS中的應用”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張小紅教授主持,學院多位老師和碩博士研究生參加了本次學術報告會。徐老師從整數估計的概念、估計方法、次優估計、假設檢驗、GNSS模糊度固定中的應用這幾個方面,詳細介紹了混合整數線性模型的發展歷程、現狀和未來趨勢。在報告中,徐老師指出降相關方法是由高斯首先提出的,整數搜索本身來源于數論,屬于一種線性規劃問題,從數學的視角闡述了整數最小二乘的整個發展脈絡,展示了扎實的數學基礎對于問題深入理解的重要性,同時也強調了在研究過程中,應當注重理論方法的歷史溯源。本次報告的內容豐富,理論先進,老師同學們就整數估計理論以及應用,與徐老師做了深入的討論,會場氣氛熱烈。
在學院期間,徐培亮教授還與老師和學生進行了多次學術交流活動,同學老師們就測繪科技論文寫作、抗差估計理論、全局優化算法、衛星重力理論、GNSS技術及其應用地震波反演、整周模糊度解算等問題與徐老師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同時,徐老師也告誡同學們要注重原創性成果,創新是學術研究的本質。此外,徐老師也希望同學們能掌握扎實的數學基礎,為以后做出一流的科研成果奠定理論基礎。老師同學們都表示徐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讓大家受益匪淺,并從徐老師的經歷中學到了應如何腳踏實地地從事科學研究、從事什么樣的研究等方法和經驗。
徐培亮教授是日本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研究員、國際著名大地測量學家,1989年獲武漢大學(原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大地測量學博士學位,是我國自己培養的第一位大地測量學博士。從1989年至今,一直在國外從事研究工作,分別在荷蘭代爾夫特技術大學、德國斯圖加特大學、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和日本京都大學工作。曾任國際大地測量學會(IAG)理論大地測量委員會主席(2003-2007),國際大地測量協會(IAG)于國際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聯合會(IUGG)代表(2003-2007),國際大地測量學報(Journal of Geodesy)編委(1999-2007,2015-現在),國際地學數學學報(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Geomathematics)編委(2011-2018)。在國內外學報發表論文80多篇,其中SCI收錄60多篇。先后兩次獲得德國洪堡基金資助,曾獲得1999年度國際大地測量學會最優秀論文獎和2002年日本大地測量學會Tsuboi獎,2003年被選為國際大地測量協會會士。主要原創學術貢獻包括: 重建跟蹤衛星重力學的數學基礎, 建立以質量度量為基礎的TSVD截斷準則和反演問題的數據融合,提出符號約束穩健最小二乘法、高頻GNSS旋轉地震學,系統研究了整數估計理論、EIV模型估計理論等,并在應用數學、統計學、信息論等知識研究大地測量理論、模型和數據處理方面做出突出成就。
日本京都大學徐培亮教授應邀到武漢大學測繪學院作短期學術交流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