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興副總裁付洪濤:物聯網+大數據 智慧城市深度布局
2018-06-22 10:00:47 來源:
《中國安防》
智慧城市已是全球先進國家發展的大趨勢,當中涉及眾多支持者及技術層面,而其中一個重要的基建便是物聯網科技。在過去幾年,物聯網和互聯設備等顛覆性技術的出現,更進一步擴大了智慧城市物聯網發展的領域。不同產業信息通訊技術和物聯網技術融合的增強已被認為是促進智慧城市物聯網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本期高層訪談欄目有幸邀請了高新興科技集團副總裁、平安城市與智能交通事業部總經理付洪濤先生,請他與讀者分享物聯網技術應用在智慧城市發展中的機遇與挑戰。
高新興科技集團一直是物聯網領域的排頭兵,隨著智慧城市的發展,高新興提出“智慧城市物聯網”的概念。請問如何理解把物聯網技術和智慧城市建設相結合?
付洪濤:高新興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也是物聯網解決方案專家,產品和解決方案服務于全球逾千家客戶,我們致力成為全球領先的智慧城市物聯網產品與服務提供商。在我看來,智慧城市是物聯網最大應用場景,而智慧城市又推動了物聯網的發展,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國家試點智慧城市建設已開展數年,隨著物聯網技術及設備、人工智能技術持續創新,更進一步擴大了智慧城市發展的機會。近年來,公司深耕公共安全等智慧城市細分市場,推進物聯網技術、大數據、視頻人工智能技術的自主研發,豐富產品序列,以不斷升級、完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進一步提升公司在智慧城市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和影響力。
近年來,高新興在智慧城市物聯網領域聲名鵲起,請您簡要介紹下高新興在這一領域的建設成果。
付洪濤:近年來,高新興在智慧城市建設及運營方面捷報頻傳,取得了非常喜人的成績。2016年智慧城市項目總合同額已超過10億人民幣,2017年,公司中標5.4億元張掖市智慧城市項目,今年3月份,張掖市智慧城市大數據中心、城市運行管理及應急指揮中心啟動。目前,智慧城市業務現已遍布全國31個省市及海外,尤其是在城市服務總線、智能交通、平安城市、城市運營中心等方面擁有大量的典型案例并得到了客戶的廣泛好評。
貴公司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有哪些創新的技術?它們的特色是什么?包含哪些主要內容?
付洪濤:經過數年的積累,公司形成公安大數據分析、視頻結構化分析、人臉識別、車牌識別、行為分析、人工智能、增強現實、云計算等核心技術。
在大數據檢索的性能方面,公司一直處于業內領先的地位,特別是針對人臉、車輛的以圖搜圖,對應用架構和搜索算法做了深度優化,可實現十億級人臉、車輛特征的秒級檢索;經過多年的項目積累,對交通、公安、智慧城市等垂直領域的多維度數據有深入的理解,可構建更貼近業務實際需求的大數據挖掘應用。
在人臉、行人、車輛識別算法方面,基于公司在視頻人工智能技術上的優勢,我們結合實際場景中產生的大量數據進行突破創新。公司率先將行人再識別技術應用于執法辦案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有效數據,同時,公司的人臉識別技術產品已經成熟,受到客戶認可,在公安、海關、武警、邊防等多場景已投入實戰應用。
同時,公司加碼對智慧城市核心技術、產品及解決方案的開發,不斷實踐和完善“城市數據總線”理論體系,并搭建了從數據共享和交換平臺、到城市數據總線、再到智慧城市應用(城市運行中心)的智慧城市一體化解決方案。目前,城市運行中心產品已經在北屯、寧鄉、張掖等多個智慧城市項目中落地。
據悉,高新興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方面有相當大的投入。對于安防行業,如何真正將大數據的挖掘和應用落到實處?
付洪濤:高新興一直很注重研發,不斷加大研發投入。2017年,公司投入研發費用1.66億元,較2016年增長 48.79%,預計2018年,公司的研發投入將超過4億元。尤其是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入研究及應用創新方面,目前,高新興的大數據云平臺實現了多種車輛、人員的大數據挖掘模型和算法,數據檢索、分析性能達到業內領先水平,應用于公安圖偵系統、車輛大數據分析系統、人臉大數據分析等場景;基于深度學習的視頻分析技術的研究及應用創新方面,公司形成了以自主研發的行人識別算法、人臉識別算法為核心技術的人臉識別系列產品,通過構建深度學習基礎平臺,使人臉識別、行人識別、車輛識別等算法的準確率逐步提升;完成大數據主機和集群管理研發,將海量特征比對的性能提升一個數量級。
以交通為例,交通作為智慧城市核心系統之一,推動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與交通運輸深度融合,是未來交通體系發展的重要方向。公司通過多年的積累和發展,在無線通信技術、超高頻RFID技術以及大數據分析技術基礎上,形成車聯網、汽車電子標識、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統等一系列成熟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借力物聯網基礎技術,滿足客戶全方位需求,逐漸實現車、路、人全覆蓋的大交通物聯網布局。
智慧城市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對于當前的智慧城市建設和發展情況,您認為還存在哪些需要重視的問題?
付洪濤:智慧城市發展最大的限制是數據。破解數據不足的問題,物聯網技術是關鍵。智慧城市實質上是傳統城市運行“物聯網”化,智慧城市也是物聯網最為綜合的應用場景,物聯網技術為其發展帶來新的契機。NB-IoT商用等低功耗廣域物聯網領域的重大突破,填補了現有物聯網的不足。預測未來三年內物聯網接入設備將有百億級的增量,為新型智慧城市提供前所未有的城市級數據支撐。
智慧城市的建設版圖正在不斷擴大,面對現存問題和挑戰,您覺得我國的智慧城市未來發展道路該如何走下去?
付洪濤:智慧城市作為物聯網應用的最大的一個使用場景,其未來的發展將受到新一代物聯網技術的影響與推動。與此同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也將推動新一代互聯網的發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與物聯網產業鏈的全面爆發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首先,感知層面,據行業預測2020年全球接入設備將接近400億臺。其次,傳輸層面,物聯網將成為5G的最重要應用場景,倒逼5G進度。同時,平臺層、平臺容量需要擴容。細分的行業數據專庫陸續產生,大數據匯聚、大數據分析和處理能力必須提升,城市級數據意味著無數運營機會。在應用層,數據可視化、透明化,應用融合創新,企業合作與競爭加劇。
高新興在物聯網智慧城市建設上有何布局?
付洪濤:2017年,公司提出了“一橫四縱”戰略布局。“一橫四縱”戰略的內容是把物聯網、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技術橫向貫通到“公共安全、大交通、通信、金融”四大縱向行業板塊業務,緊緊圍繞人工智能和物聯網做乘法,使公司傳統“四縱”行業應用得到延展升級,引領物聯網產業發展。“一橫四縱”戰略的目標是將高新興打造成為一家快速響應市場需求的產品型公司。(作者:肖瀟)
本期高層訪談欄目有幸邀請了高新興科技集團副總裁、平安城市與智能交通事業部總經理付洪濤先生,請他與讀者分享物聯網技術應用在智慧城市發展中的機遇與挑戰。
高新興科技集團一直是物聯網領域的排頭兵,隨著智慧城市的發展,高新興提出“智慧城市物聯網”的概念。請問如何理解把物聯網技術和智慧城市建設相結合?
付洪濤:高新興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也是物聯網解決方案專家,產品和解決方案服務于全球逾千家客戶,我們致力成為全球領先的智慧城市物聯網產品與服務提供商。在我看來,智慧城市是物聯網最大應用場景,而智慧城市又推動了物聯網的發展,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國家試點智慧城市建設已開展數年,隨著物聯網技術及設備、人工智能技術持續創新,更進一步擴大了智慧城市發展的機會。近年來,公司深耕公共安全等智慧城市細分市場,推進物聯網技術、大數據、視頻人工智能技術的自主研發,豐富產品序列,以不斷升級、完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進一步提升公司在智慧城市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和影響力。
近年來,高新興在智慧城市物聯網領域聲名鵲起,請您簡要介紹下高新興在這一領域的建設成果。
付洪濤:近年來,高新興在智慧城市建設及運營方面捷報頻傳,取得了非常喜人的成績。2016年智慧城市項目總合同額已超過10億人民幣,2017年,公司中標5.4億元張掖市智慧城市項目,今年3月份,張掖市智慧城市大數據中心、城市運行管理及應急指揮中心啟動。目前,智慧城市業務現已遍布全國31個省市及海外,尤其是在城市服務總線、智能交通、平安城市、城市運營中心等方面擁有大量的典型案例并得到了客戶的廣泛好評。
貴公司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有哪些創新的技術?它們的特色是什么?包含哪些主要內容?
付洪濤:經過數年的積累,公司形成公安大數據分析、視頻結構化分析、人臉識別、車牌識別、行為分析、人工智能、增強現實、云計算等核心技術。
在大數據檢索的性能方面,公司一直處于業內領先的地位,特別是針對人臉、車輛的以圖搜圖,對應用架構和搜索算法做了深度優化,可實現十億級人臉、車輛特征的秒級檢索;經過多年的項目積累,對交通、公安、智慧城市等垂直領域的多維度數據有深入的理解,可構建更貼近業務實際需求的大數據挖掘應用。
在人臉、行人、車輛識別算法方面,基于公司在視頻人工智能技術上的優勢,我們結合實際場景中產生的大量數據進行突破創新。公司率先將行人再識別技術應用于執法辦案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有效數據,同時,公司的人臉識別技術產品已經成熟,受到客戶認可,在公安、海關、武警、邊防等多場景已投入實戰應用。
同時,公司加碼對智慧城市核心技術、產品及解決方案的開發,不斷實踐和完善“城市數據總線”理論體系,并搭建了從數據共享和交換平臺、到城市數據總線、再到智慧城市應用(城市運行中心)的智慧城市一體化解決方案。目前,城市運行中心產品已經在北屯、寧鄉、張掖等多個智慧城市項目中落地。
據悉,高新興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方面有相當大的投入。對于安防行業,如何真正將大數據的挖掘和應用落到實處?
付洪濤:高新興一直很注重研發,不斷加大研發投入。2017年,公司投入研發費用1.66億元,較2016年增長 48.79%,預計2018年,公司的研發投入將超過4億元。尤其是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入研究及應用創新方面,目前,高新興的大數據云平臺實現了多種車輛、人員的大數據挖掘模型和算法,數據檢索、分析性能達到業內領先水平,應用于公安圖偵系統、車輛大數據分析系統、人臉大數據分析等場景;基于深度學習的視頻分析技術的研究及應用創新方面,公司形成了以自主研發的行人識別算法、人臉識別算法為核心技術的人臉識別系列產品,通過構建深度學習基礎平臺,使人臉識別、行人識別、車輛識別等算法的準確率逐步提升;完成大數據主機和集群管理研發,將海量特征比對的性能提升一個數量級。
以交通為例,交通作為智慧城市核心系統之一,推動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與交通運輸深度融合,是未來交通體系發展的重要方向。公司通過多年的積累和發展,在無線通信技術、超高頻RFID技術以及大數據分析技術基礎上,形成車聯網、汽車電子標識、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統等一系列成熟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借力物聯網基礎技術,滿足客戶全方位需求,逐漸實現車、路、人全覆蓋的大交通物聯網布局。
智慧城市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對于當前的智慧城市建設和發展情況,您認為還存在哪些需要重視的問題?
付洪濤:智慧城市發展最大的限制是數據。破解數據不足的問題,物聯網技術是關鍵。智慧城市實質上是傳統城市運行“物聯網”化,智慧城市也是物聯網最為綜合的應用場景,物聯網技術為其發展帶來新的契機。NB-IoT商用等低功耗廣域物聯網領域的重大突破,填補了現有物聯網的不足。預測未來三年內物聯網接入設備將有百億級的增量,為新型智慧城市提供前所未有的城市級數據支撐。
智慧城市的建設版圖正在不斷擴大,面對現存問題和挑戰,您覺得我國的智慧城市未來發展道路該如何走下去?
付洪濤:智慧城市作為物聯網應用的最大的一個使用場景,其未來的發展將受到新一代物聯網技術的影響與推動。與此同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也將推動新一代互聯網的發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與物聯網產業鏈的全面爆發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首先,感知層面,據行業預測2020年全球接入設備將接近400億臺。其次,傳輸層面,物聯網將成為5G的最重要應用場景,倒逼5G進度。同時,平臺層、平臺容量需要擴容。細分的行業數據專庫陸續產生,大數據匯聚、大數據分析和處理能力必須提升,城市級數據意味著無數運營機會。在應用層,數據可視化、透明化,應用融合創新,企業合作與競爭加劇。
高新興在物聯網智慧城市建設上有何布局?
付洪濤:2017年,公司提出了“一橫四縱”戰略布局。“一橫四縱”戰略的內容是把物聯網、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技術橫向貫通到“公共安全、大交通、通信、金融”四大縱向行業板塊業務,緊緊圍繞人工智能和物聯網做乘法,使公司傳統“四縱”行業應用得到延展升級,引領物聯網產業發展。“一橫四縱”戰略的目標是將高新興打造成為一家快速響應市場需求的產品型公司。(作者:肖瀟)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