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楊長風總設計師:北斗提供全球服務,是發展的新起點
對話楊長風(全國政協委員、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
北斗產業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北斗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融合發展,正在構建以北斗時空信息為主要內容的新興產業生態鏈,并正在成為北斗產業快速發展的新引擎和助推器,推動著生產生活方式變革和商業模式的不斷創新。
記者:在您看來,當前我國北斗應用和北斗產業化處于什么階段?未來會有多大的市場規模?
楊長風: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北斗產業已經形成了完整產業鏈,北斗在國家關鍵行業和重點領域標配化使用,在大眾消費領域規;瘧,正在催生“北斗+”融合應用新模式。
據統計,2017年中國國內衛星導航產業產值為2550億元,2018年相關數據還在統計,有望超過3000億元。北斗基礎產品已實現自主可控,國產北斗芯片、模塊等關鍵技術全面突破,性能指標與國際同類產品相當。多款北斗芯片實現規模化應用,工藝水平達到28納米。截至2018年底,國產北斗導航型芯片、模塊等基礎產品銷量已突破7000萬片,國產高精度板卡和天線銷量分別占國內市場30%和90%的市場份額。
北斗產業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北斗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融合發展,正在構建以北斗時空信息為主要內容的新興產業生態鏈,并正在成為北斗產業快速發展的新引擎和助推器,推動著生產生活方式變革和商業模式的不斷創新。
記者:目前北斗系統全球服務情況如何?北斗系統全球化之路的前景您怎么看?
楊長風:2018年12月27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對世界宣布,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建成,提供全球服務。經全球范圍測試評估,目前斗全球服務可用性在95%以上,定位精度10米,包括“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在內的世界各地,均可享受到北斗系統服務。其中亞太地區,定位精度水平5米。
目前,北斗系統已經走出國門、服務世界,在印度尼西亞土地確權、科威特建筑施工、烏干達國土測繪、緬甸精準農業、馬爾代夫海上打樁、柬埔寨無人機、泰國倉儲物流、巴基斯坦機場授時以及俄羅斯電力巡檢等領域得到應用。北斗高精度產品出口到90多個國家和地區,北斗地基增強技術和產品成體系輸出海外。
北斗提供全球服務,是建設的一大步,也是發展的新起點。到2020年,還將發射十余顆北斗衛星,完成北斗三號系統全面建設,進一步提升系統服務性能。屆時,北斗系統的服務性能將更高。2035年還將建成以北斗為核心,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綜合定位導航授時(PNT)體系。簡單來講,這個體系就是陸?仗煲惑w、室內室外無縫銜接、安全可靠、便捷實用的全方位的導航定位體系。
記者:北斗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將起到哪些拉動作用?您怎么看“北斗+5G+智能技術”所開啟的數字經濟和智慧社會的發展前景?
楊長風:中國積極培育北斗系統的應用開發,打造由基礎產品、應用終端、應用系統和運營服務構成的產業鏈,持續加強北斗產業保障、推進和創新體系建設,不斷改善產業環境,擴大應用規模,實現融合發展,對經濟和社會發展起到極大的推進作用。
為發揮衛星導航專項引領帶動作用,我們提出“三融”發展理念,推動北斗與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融合發展,促進北斗與互聯網、移動通信等網絡融合,北斗與遙感圖像、數字地圖、行業數據等數據融合,北斗與各類通導遙終端以及智能手機、可穿戴產品等終端融合,創新引領“北斗+”“+北斗”等融合應用體系快速發展,以中國高精度位置網在交通等行業領域應用為示范,組織建設基于北斗短報文的船聯網和全球最大的車聯網。實踐證明,融合應用體系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應用市場。
具體來說,北斗現在已經在4G手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隨著5G的建設,我們將通過標準協議的制定,讓北斗成為5G通信的時空標簽。北斗與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移動通信等創新融合,拓展了導航定位覆蓋范圍,尤其是解決了室內導航問題。同時,推進北斗在信息化領域的深度應用,利用北斗系統融網絡、融技術、融服務、融終端、融應用的天然特性,可構建起“北斗+5G”有機融合而成為高精度、高可靠、高安全的新一代信息時空體系,實現物聯網的可感知、可測量、可計算、可控制,支撐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互相融合發展,提供基于“高精度定位、高精度時間、高清晰圖像”能力的智慧城市、智慧制造、智慧農業和智慧家居等新型服務,為社會帶來變革。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