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濱海新區地下管線規劃建設管理信息系統單一來源采購公示
2014-04-15 22:35:32 來源:
基本信息:
業主單位:天津市濱海新區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
所屬地區:天津
所屬行業:水利橋梁建筑 電腦網絡計算機
所屬地區:天津
所屬行業:水利橋梁建筑 電腦網絡計算機
招標公告正文:
天津市濱海新區地下管線規劃建設管理信息系統項目單一來源采購公示
采購人:天津市濱海新區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
采購項目名稱:天津市濱海新區地下管線規劃建設管理信息系統
擬采購的項目內容:
本次普查工作由新區政府成立普查工作領導小組,下設普查辦公室。由領導小組統一組織、制定統一標準、統一時間節點。由各個地下管線權屬單位按照標準,對其所負責的地下管線電子數據按時匯交至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渤海規劃院、濱海新區城建檔案館、濱海新區規劃國土地理信息中心、市地下空間規劃信息中心以及各測繪單位,對匯交的數據進行匯總、復核、分析,形成濱海新區地下管線綜合信息數據庫。具體分為三方面內容:
一是形成濱海新區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建立新區綜合管線數據庫,與一期普查建立的“濱海新區工業管線規劃與安全管理信息系統”進行整合,形成地下管線綜合管線信息系統。同時,建立各專業管線數據子系統,最終實現數據共用共享共建。
二是形成濱海新區現狀地下管線綜合情況分析報告(白皮書)。通過對普查到的市政管線進行分析評估,查找現狀管線存在的問題及薄弱環節,開展研究,提出今后地下管線及地下空間建設規劃策略。
三是制定管理規定,建立濱海新區地下管線數據庫動態更新機制。
地下管線是城市建設發展的生命脈絡,為城市的宜居繁榮提供了最基礎的保障,對人民生命財產和城市生產建設安全都有重大影響。近期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充分說明了國家對城市地下管網改造、建設等工作的重視。另一方面,“ 11·22”青島輸油管道爆炸事件也在全國范圍內引起了政府和群眾對城市地下管網建設維護、安全運行等工作的高度關注。
天津濱海新區當前正處于高速發展建設時期,各項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地下管網的規劃實施是新區城市規劃建設的先鋒,得到了極大的推動。塘漢大老城區在新區成立前現狀管網一直是獨立管理,資料數據復雜凌亂,缺乏統籌。因此,在新區范圍內開展現狀地下管網普查工作,對濱海新區地下管網進行統一梳理并建立管理系統,可以摸清城市脈絡,消除建設隱患,提高新區地下管線規劃建設和管理水平,為推動“美麗天津”“美麗濱海”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按照濱海新區政府領導批示要求,濱海新區計劃開展地下市政管線普查工作,建設濱海新區地下管線規劃建設管理信息系統,由濱海新區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組織實施。本次工作承接“濱海新區工業管線規劃建設管理信息系統一期”項目(津濱發改投資發[2010]167號),主要對新區各類地下市政管線及附屬物進行普查,形成濱海新區地下管線信息數據庫,濱海新區現狀地下管線綜合情況分析報告(白皮書)及建立濱海新區地下管線數據庫動態更新機制。
本項目內容多,涉及面廣,專業技術難度大,且需要豐富的組織管理經驗,而地下管線信息屬于涉密信息,不適于向社會公開招標。現申請單一來源方式采購,由天津市地下空間規劃管理信息中心承擔本項目,理由如下:
一、天津市地下空間規劃管理信息中心是全市地下管線綜合信息管理的唯一職能部門。根據天津市機構編制委員會《關于成立天津市地下空間規劃管理信息中心的批復》(津編事字[2006]39號),天津市地下空間規劃管理信息中心的職責包括建立全市地下空間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對本市地下空間信息實施集中統一管理。
同時,根據《天津市地下空間信息管理辦法》(津政令[2011]42號),天津市地下空間規劃管理信息中心負責地下管線工程信息的日常管理工作和中心城區地下空間信息的具體工作,并對各區、縣地下管線信息管理工作進行業務指導。
二、本次建設“濱海新區地下管線規劃建設管理信息系統”工作具有延續性。天津市地下空間規劃管理信息中心已承擔了“濱海新區工業管線規劃建設管理信息系統一期”項目。并取得了濱海新區工業管線數據庫、濱海新區工業管廊帶專項規劃、濱海新區工業管線規劃和安全管理信息系統及濱海新區地下管線信息管理機制制度建議四項成果。項目于2013年6月通過專家組評審驗收,專家組一致認為該項目成果內容全面豐富,實用性和系統性強,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居于國內領先水平。
此次“濱海新區地下管線普查”項目是“濱海新區工業管線規劃建設管理信息系統一期”項目的延續,是在其四項成果基礎上的深化與拓展。天津市地下空間規劃管理信息中心在該領域工作經驗豐富,由其繼續承擔此項目將對項目的完整性、數據的統一性、制度的延續性有良好的保障。
三、符合天津市統一部署,有助于與全市普查工作保持一致。2014年3月,天津市政府批準實施的天津市地下管線普查及信息化建設工作由天津市規劃局組織,由天津市地下空間規劃管理信息中心具體承擔實施。新區此次普查作為天津市地下管線普查及信息化建設工作的一部分,其工作思路、組織形式與技術標準與天津市地下管線普查及信息化建設工作是保持高度一致的,宜由天津市地下空間規劃管理信息中心統一承擔實施。
擬定的唯一供應商名稱、地址:(如果是單一品牌,則在此處注明單一品牌,并填寫生產廠家的名稱和地址)
供應商名稱:天津市地下空間規劃管理信息中心
地址:天津市南開區水上公園西路68號。
專業人員對相關供應商因專利、專有技術等原因具有唯一性的具體論證意見,以及專業人員的姓名、工作單位和職稱。(此項不限制專業人員人數及工作單位,但職稱應至少為相關專業副高級以上)
程仁洪 南開大學軟件學院 院長 教授
韓祖杰 鐵三院遙感實驗室 主任 正高
郭力君 天津市規劃局市政處 處長 博士
2014年4月11日,天津市濱海新區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采購方)組織專家對“天津市濱海新區地下管線規劃建設管理信息系統”項目采用單一來源方式采購進行了論證,專家組聽取了采購方的項目匯報,審閱了項目資料,進行了質詢和討論,參照政府采購和天津市相關政策文件,形成以下意見:
一、“天津市濱海新區地下管線規劃建設管理信息系統”項目主要內容是對天津市濱海新區地下管線數據進行普查、收集、核對、比對、整合、格式轉換、入庫與系統集成。項目必須遵循統一的業務標準、技術規范、管理規定和保密制度,由具有相應管理職能及技術能力的部門統一組織實施。
二、天津市地下空間規劃管理信息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是全市地下管線信息綜合管理的唯一職能部門。中心承擔過濱海新區工業管線普查工作,建立了天津市濱海新區工業管線規劃建設管理信息系統,制定了地下管線信息管理技術標準,積累了項目組織管理經驗,為本項目的實施提供了技術與管理保障。
三、形成濱海新區地下管線綜合情況分析報告,提出濱海新區地下管線及地下空間規劃管理策略是本項目的重點工作之一。中心具備把握濱海新區地下管線全局情況與應用需求的能力,能夠高質量地完成此項工作。
綜上所述,專家一致認為該項目通過單一來源方式采購是合理的。
本項目公告有效期從2014年4月14日至2013年4月21日。有關單位和個人如能滿足采購人需求,或對本項目采用單一來源采購方式有異議,請在公告有效期內以書面形式向采購人和天津市濱海新區財政局反映。
聯系方式:
濱海新區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
天津市濱海新區開發區第二大街42號建投大廈15層
楊志高13821710647
李世恒 13752468704
天津市濱海新區財政局
聯系電話:65309536
聯系人:李 琳
采購人:天津市濱海新區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
采購項目名稱:天津市濱海新區地下管線規劃建設管理信息系統
擬采購的項目內容:
本次普查工作由新區政府成立普查工作領導小組,下設普查辦公室。由領導小組統一組織、制定統一標準、統一時間節點。由各個地下管線權屬單位按照標準,對其所負責的地下管線電子數據按時匯交至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渤海規劃院、濱海新區城建檔案館、濱海新區規劃國土地理信息中心、市地下空間規劃信息中心以及各測繪單位,對匯交的數據進行匯總、復核、分析,形成濱海新區地下管線綜合信息數據庫。具體分為三方面內容:
一是形成濱海新區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建立新區綜合管線數據庫,與一期普查建立的“濱海新區工業管線規劃與安全管理信息系統”進行整合,形成地下管線綜合管線信息系統。同時,建立各專業管線數據子系統,最終實現數據共用共享共建。
二是形成濱海新區現狀地下管線綜合情況分析報告(白皮書)。通過對普查到的市政管線進行分析評估,查找現狀管線存在的問題及薄弱環節,開展研究,提出今后地下管線及地下空間建設規劃策略。
三是制定管理規定,建立濱海新區地下管線數據庫動態更新機制。
地下管線是城市建設發展的生命脈絡,為城市的宜居繁榮提供了最基礎的保障,對人民生命財產和城市生產建設安全都有重大影響。近期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充分說明了國家對城市地下管網改造、建設等工作的重視。另一方面,“ 11·22”青島輸油管道爆炸事件也在全國范圍內引起了政府和群眾對城市地下管網建設維護、安全運行等工作的高度關注。
天津濱海新區當前正處于高速發展建設時期,各項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地下管網的規劃實施是新區城市規劃建設的先鋒,得到了極大的推動。塘漢大老城區在新區成立前現狀管網一直是獨立管理,資料數據復雜凌亂,缺乏統籌。因此,在新區范圍內開展現狀地下管網普查工作,對濱海新區地下管網進行統一梳理并建立管理系統,可以摸清城市脈絡,消除建設隱患,提高新區地下管線規劃建設和管理水平,為推動“美麗天津”“美麗濱海”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按照濱海新區政府領導批示要求,濱海新區計劃開展地下市政管線普查工作,建設濱海新區地下管線規劃建設管理信息系統,由濱海新區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組織實施。本次工作承接“濱海新區工業管線規劃建設管理信息系統一期”項目(津濱發改投資發[2010]167號),主要對新區各類地下市政管線及附屬物進行普查,形成濱海新區地下管線信息數據庫,濱海新區現狀地下管線綜合情況分析報告(白皮書)及建立濱海新區地下管線數據庫動態更新機制。
本項目內容多,涉及面廣,專業技術難度大,且需要豐富的組織管理經驗,而地下管線信息屬于涉密信息,不適于向社會公開招標。現申請單一來源方式采購,由天津市地下空間規劃管理信息中心承擔本項目,理由如下:
一、天津市地下空間規劃管理信息中心是全市地下管線綜合信息管理的唯一職能部門。根據天津市機構編制委員會《關于成立天津市地下空間規劃管理信息中心的批復》(津編事字[2006]39號),天津市地下空間規劃管理信息中心的職責包括建立全市地下空間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對本市地下空間信息實施集中統一管理。
同時,根據《天津市地下空間信息管理辦法》(津政令[2011]42號),天津市地下空間規劃管理信息中心負責地下管線工程信息的日常管理工作和中心城區地下空間信息的具體工作,并對各區、縣地下管線信息管理工作進行業務指導。
二、本次建設“濱海新區地下管線規劃建設管理信息系統”工作具有延續性。天津市地下空間規劃管理信息中心已承擔了“濱海新區工業管線規劃建設管理信息系統一期”項目。并取得了濱海新區工業管線數據庫、濱海新區工業管廊帶專項規劃、濱海新區工業管線規劃和安全管理信息系統及濱海新區地下管線信息管理機制制度建議四項成果。項目于2013年6月通過專家組評審驗收,專家組一致認為該項目成果內容全面豐富,實用性和系統性強,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居于國內領先水平。
此次“濱海新區地下管線普查”項目是“濱海新區工業管線規劃建設管理信息系統一期”項目的延續,是在其四項成果基礎上的深化與拓展。天津市地下空間規劃管理信息中心在該領域工作經驗豐富,由其繼續承擔此項目將對項目的完整性、數據的統一性、制度的延續性有良好的保障。
三、符合天津市統一部署,有助于與全市普查工作保持一致。2014年3月,天津市政府批準實施的天津市地下管線普查及信息化建設工作由天津市規劃局組織,由天津市地下空間規劃管理信息中心具體承擔實施。新區此次普查作為天津市地下管線普查及信息化建設工作的一部分,其工作思路、組織形式與技術標準與天津市地下管線普查及信息化建設工作是保持高度一致的,宜由天津市地下空間規劃管理信息中心統一承擔實施。
擬定的唯一供應商名稱、地址:(如果是單一品牌,則在此處注明單一品牌,并填寫生產廠家的名稱和地址)
供應商名稱:天津市地下空間規劃管理信息中心
地址:天津市南開區水上公園西路68號。
專業人員對相關供應商因專利、專有技術等原因具有唯一性的具體論證意見,以及專業人員的姓名、工作單位和職稱。(此項不限制專業人員人數及工作單位,但職稱應至少為相關專業副高級以上)
程仁洪 南開大學軟件學院 院長 教授
韓祖杰 鐵三院遙感實驗室 主任 正高
郭力君 天津市規劃局市政處 處長 博士
2014年4月11日,天津市濱海新區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采購方)組織專家對“天津市濱海新區地下管線規劃建設管理信息系統”項目采用單一來源方式采購進行了論證,專家組聽取了采購方的項目匯報,審閱了項目資料,進行了質詢和討論,參照政府采購和天津市相關政策文件,形成以下意見:
一、“天津市濱海新區地下管線規劃建設管理信息系統”項目主要內容是對天津市濱海新區地下管線數據進行普查、收集、核對、比對、整合、格式轉換、入庫與系統集成。項目必須遵循統一的業務標準、技術規范、管理規定和保密制度,由具有相應管理職能及技術能力的部門統一組織實施。
二、天津市地下空間規劃管理信息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是全市地下管線信息綜合管理的唯一職能部門。中心承擔過濱海新區工業管線普查工作,建立了天津市濱海新區工業管線規劃建設管理信息系統,制定了地下管線信息管理技術標準,積累了項目組織管理經驗,為本項目的實施提供了技術與管理保障。
三、形成濱海新區地下管線綜合情況分析報告,提出濱海新區地下管線及地下空間規劃管理策略是本項目的重點工作之一。中心具備把握濱海新區地下管線全局情況與應用需求的能力,能夠高質量地完成此項工作。
綜上所述,專家一致認為該項目通過單一來源方式采購是合理的。
本項目公告有效期從2014年4月14日至2013年4月21日。有關單位和個人如能滿足采購人需求,或對本項目采用單一來源采購方式有異議,請在公告有效期內以書面形式向采購人和天津市濱海新區財政局反映。
聯系方式:
濱海新區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
天津市濱海新區開發區第二大街42號建投大廈15層
楊志高13821710647
李世恒 13752468704
天津市濱海新區財政局
聯系電話:65309536
聯系人:李 琳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