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感衛星盯拆違 垃圾存放不超半年
來源標題:“千里眼”盯拆違 垃圾存放不超半年
拆違進度如何?建筑垃圾有沒有及時處置?如今只要通過遙感技術手段,就能實時監測拆違進度。記者昨天從北京市發改委獲悉,去年底至今該市已有1.2萬個、300平方米以上的拆違重點點位納入衛星遙感監測。同時,按照“拆違建筑垃圾存放不超過半年”的要求,北京市將加快建設一批移動式的建筑垃圾處置生產設備,加速建筑垃圾處置。
遙感衛星每月“找不同”
以后,分辨率達到0.8米的“北京二號”衛星,只需在空中拍攝圖像“找不同”,主管部門就能掌握拆違和建筑垃圾處置進度。
這顆遙感衛星如何監測拆違?在拆除前,衛星可監測地表覆蓋情況、建筑面積、分布等情況;拆除中,這顆空中的大眼睛則可以對拆遷進度進行監測,判別工程是否拆除、是否平整、綠網覆蓋等不同狀態;拆除后,就啟動建筑垃圾處理進度監測,判別建筑垃圾的分布、消納等,以及平整和綠化是否完成,并按區、街道鄉鎮對各類情況占地面積進行統計并制圖。通過衛星遙感影像和監測數據成果,管理人員就能發現拆違建筑垃圾處置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實施遙感監測的是二十一世紀公司的“北京二號”衛星,其分辨率達到0.8米。該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這種精度完全可以滿足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需求,而且衛星由企業自己控制,能夠快速靈活應用,保證遙感的時點,并對重點區域進行覆蓋。
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引入遙感衛星監測手段,對拆違面積在300平方米以上的地區實現月度監測,成為推動順利實現拆違年度目標和督促加快建筑垃圾處置的重要手段。
“小快靈”設備進場干活兒
拆除的建筑垃圾堆在平地上怎么處理?一條能吞掉建筑垃圾、“吐”出有用建材的流水線直接扎在垃圾堆旁邊。
“這種移動式建筑垃圾處理設施,最大特點就是小、快、靈。”在昌平區沙河鎮小沙河村附近剛拆出一堆建筑垃圾的平地上,北京格林雷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徐立榮指著一臺正在運行的建筑垃圾處置流水線說。由于設備占地只有正常流水線的四分之一,移動起來更快,兩三天就能進場,7到15天就能投產。
徐立榮回憶著,這臺設施3月下旬進場,4月5日正式運營,年處理能力達70萬噸,建筑垃圾就地處理后,可實現資源化利用率將不低于95%。
去年,北京市拆除違法建設5985萬平方米,在此基礎上,今年還將拆除4000萬平方米違法建設。拆違產生的建筑垃圾快速增加,但處置能力卻有些跟不上。按照《關于進一步加強建筑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工作的意見》的要求,拆違建筑垃圾存放時間最長不超六個月。
“吞”掉垃圾堆生出新公園
下午兩點,氣溫達到一天中最高點,北京建工資源公司沙河項目部仍不停工,伴隨著機器轟鳴聲,建筑垃圾被一點點“消化”成一堆堆再生骨料。項目經理王效彭說,這條固定式建筑垃圾處置線年處置規模為70萬噸。但預計昌平區到2020年將產生230萬噸的建筑垃圾,因此他們準備再建設幾條生產線,加快建筑垃圾處置。“我們現在位于中部,計劃在東西南北再各建一條。”他說。
引人注意的是,現場除各種再生骨料外,還陳列出一塊塊用再生骨料做成的產品,如透水磚、面磚、草坪磚等,五顏六色,各種形狀都有。“這些磚都達到了國家標準,因為骨料成本低,這些磚的價格也便宜大概10%到20%。”
項目部展廳的一張規劃圖顯示,就在處置現場的南側,即將建一個占地320畝的資源循環再利用主題公園。而這座公園里,使用的臺階、步道磚、草坪磚等,所用建材都將來自目前的這片建筑垃圾處置場。“除天然石材外,所有的建材都將使用就地處置的再生產品。”王效彭說。(作者:孫杰)
聲明①: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郵箱 cehui8@qq.com
聲明②:中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加群提示:我們創建了全國32個省份的地方測繪群,旨在打造本地測繪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請聯系管理員測小量(微信 cexiaoliang)進群,一人最多只能進入一個省份群,中介人員勿擾